第一章《行星地球》月球基地應該是什么樣子教案
嫦娥一號星體為一個2米×1.72米×2.2米的長方體,兩側各有一個太陽能電池帆板,完全展開后最大跨度達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嫦娥一號”衛星主要用于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四大科學任務:
一、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精細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構造和地貌單元,進行月球表面撞擊坑形態、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為類地行星表面年齡的劃分和早期演化歷史研究提供基本數據,并為月面軟著陸區選址和月球基地位置優選提供基礎資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鈦、鐵等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繪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圖,月球巖石、礦物和地質學專題圖等,發現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區,評估月球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等。
三、探測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輻射技術,獲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數據,從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齡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礎上,估算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的含量、資源分布及資源量等。
四、探測地球至月球的空間環境。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為38萬公里,處于地球磁場空間的遠磁尾區域,衛星在此區域可探測太陽宇宙線高能粒子和太陽風等離子體,研究太陽風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場磁尾與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試驗可膨脹月球基地組件
nasa試驗可膨脹月球基地組件國防科技信息網圖片
據美國太空網站xx年3月28日報道,nasa正準備試驗一種可膨脹結構,某天它可能將用于建造月球基地。試驗計劃在nasa蘭利研究中心進行。
該項目負責人說,目前該結構還只是一個概念驗證器。該結構的最大優點是可壓縮成較小體積進行發射。
這個可膨脹結構由多層構造組成,看起來像一個笨拙的白色有腿機器人。主體部分直徑約3.6米,高約5.5米。體積約為45.3立方米,并與一個可膨脹氣閘相連?膳蛎浗Y構只是nasa計劃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種。nasa計劃將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試驗場所。nasa表示將從2020年開始在月球進行可膨脹居住艙的試驗。nasa將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合作,從xx年末或xx年初開始,在南極洲開始類似可膨脹結構的試驗。
除nasa外,還有其他私人公司在進行月球基地的研發,包括位于美國奧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該公司最近宣布計劃建造一個月球采礦站,用于在xx年勘探冰凍水及其他資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羅宇航公司計劃發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艙,從而創建一個軌道居住地,到xx年底,容納最多三名太空游客。(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曲佳錢錢)(來源: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重點分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類還需要創造哪些生存條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條件及地球與月球的環境不同?蓞⒖急匦1第二章第一節活動)
2. 我們可以從“生物圈2號”實驗中獲取哪些經驗和教訓?(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生物圈2號”實驗材料,與地球生存環境中遇到的問題相比,可以從那些方面采取措施)
3.世界各國探月工程越來越多,想一想,為什么月球會越來越受世界各國的關注?(從月球資源思考)
提示:選擇幾個朗誦好的學生,朗誦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學生拓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