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環境的組成——陸地水
(板書)2.可利用的水資源
①靜態水資源
②動態水資源
③易于利用的淡水資源
(閱讀教材相關示意圖思考)大氣降水是陸地水體的主要補給形式,其降落到地面,對河流水量產生什么影響?長江和萊茵河水量變化有何差異性?為什么?松花江水量的變化與長江是否一樣?如有不同,產生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塔里木河的水量變化有什么特點?與長江有什么差異?影響其水量的變化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板書)二、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1.大氣降水補給 水量變化與降水變化相關
2.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一年中有兩個汛期
3.冰川補給 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相關
(閱讀教材中河水與地下水互補示意圖思考)結合示意圖說明河流與地下水之間的補給關系特點是什么?根據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分析說明河流與湖泊之間的補給有什么特點?
(板書)4.河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
5.湖泊對河流起調蓄作用
(閱讀教材中水循環示意圖或結合講述陸地水體類型時繪制的板圖思考)陸地水如何得到更新?水循環的哪種類型能夠使陸地水資源得到不斷的補充和更新?水循環的環節有哪些?水循環除使水資源不斷更新外,還有什么意義?
(板書)三、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
1.水循環類型
2.水循環的環節
3.水循環的意義
【設計思想】
本節教材無論是講述陸地水體類型,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還是陸地水的更新,始終圍繞著水資源,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這一中心意思展開,因此在--中,也應對此有所體現,并且通過對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對于本節教材中關于原理性內容或知識間相互關聯性的內容,教材力圖通過示意圖的形式使學生理解,因此這部分內容的--重在對學生讀圖技能的訓練以及認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養。
板書設計
第三節 陸地環境的組成——陸地水
一、陸地水體類型
1. 陸地水的分類
2.可利用的水資源
①靜態水資源
②動態水資源
③易于利用的淡水資源
二、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1.大氣降水補給 水量變化與降水變化相關
2.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一年中有兩個汛期
3.冰川補給 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相關
4.河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
5.湖泊對河流起調蓄作用
三、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
1.水循環類型
2.水循環的環節
3.水循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