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世界的形成
3.“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使學生能夠明確掌握美蘇雙方在全球“冷戰”對峙中的典型事件,并盡可能深刻地認識其中的典型事件所產生的現實和深遠影響。
①從形成對峙沖突的地區上看,涉及到歐洲、亞洲、美洲等主要戰略地區;從對峙的情況和對抗的程度上看,可以表現為政治沖突和軍事沖突兩種主要形式。
②就對峙地區而言,歐洲是美蘇雙方最重要的爭奪地區;亞洲是各自勢力范圍的交界地區,特別是處于美國對蘇聯進行全球性遏制的范圍上;美洲則直接觸及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
③就對峙情況和對抗程度而言:雙方在歐洲地區的對峙主要采取了政治、經濟、外交手段,在亞洲的對峙則表現為從政治對峙上升到非直接性的武裝較量,在美洲地區更直接發生武裝對抗下的摩擦。
4.小結:美蘇兩極“冷戰”格局的形成是戰后兩國政治、軍事實力均衡的產物,兩極格局之下,美蘇兩大集團為各自的集團和國家利益不惜以大國意志分割世界,人為造成長期的國家分裂、地區沖突和骨肉分離。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冷戰”背景下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抗衡既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制衡,從而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狀態。
五、教學資源建議
書籍:
王思德:《當代世界史》
斯塔夫里阿諾思(美):《世界史---15xx年以后的世界》
吳玉謹、齊世榮主編:《世界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