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21課《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學案
c.促進了蘇聯重工業的發展 d.沖擊了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被蘇聯人民譏諷為“有給自己發勛章的怪癖”,究其原因主要有( )
①改革過分追求穩定,經濟呈現停滯和下降趨勢 ②改革使社會矛盾滋生,國家陷入困境 ③勃列日涅夫沉迷于各種各樣的榮譽 ④改革直接導致國家的解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就蘇聯改革,有人評述說:“赫魯曉夫把蘇聯改亂了,勃列日涅夫把蘇聯改死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說“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的主要論據可能涉戈氏( )
a.沒有在經濟領域進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與美國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危機
c.實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識形態多元化將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豐富的從政經驗、靈活的應對政策,個人獨斷專行
4.有學者提出:“從一定意義上說,赫魯曉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終還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敝魇侵负蒸敃苑颍ā )
a.揭露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但不夠實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確指導思想
c.改革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從根本上擺脫斯大林模式的束縛
d.堅持斯大林模式,不愿進行改革
5.在慶祝十月革命40周年時,赫魯曉夫提出xx年內在人均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美國。1961年他又聲稱蘇聯將在“20年內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
①赫魯曉夫缺乏實事求是的作風 ②在經濟建設上急于冒進 ③提出的目標不切合實際 ④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互動探究】
探究1:我們應如何全面認識和評價赫魯曉夫的改革?
探究2:勃列日涅夫改革與赫魯曉夫改革的比較
項目 赫魯曉夫 勃列日涅夫
目的
內容
結果
敗因
認識
探究3:有人說“戈爾巴喬夫改革葬送了蘇聯,如果不改革,蘇聯就不會解體”。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探究4: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效果測試】
1.“赫魯曉夫從美國種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廣種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種植面積迅猛擴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長條件欠佳和管理不善,產量并不理想!睆牟牧现锌梢钥闯觥坝衩走\動”失敗的原因不包括( )
a.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b.生產管理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