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21課《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學案
c.超越了生產力水平 d.忽略自然地理條件
2.一位前蘇聯雜志主編這樣諷刺戈爾巴喬夫:“他擺弄這個國家,就像家庭主婦擺弄卷心菜一樣。他以為只要把外面的爛葉子剝掉,就會有里邊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剝下去,一直到剝光為止。”該主編認為戈爾巴喬夫的錯誤是( )
a.宣揚“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b.改革脫離了社會主義軌道
c.實行多黨制 d.經濟改革遇阻后轉入政治改革
3.在中國歷史上,曾推動秦國走向強盛的重農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卻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中外歷史上與此類似的經濟政策還包括( )
①美國實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寧提出并實施的新經濟政策 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④中國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蘇聯領導人進行不斷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斯大林模式束縛生產力發展 b.斯大林個人崇拜不利于民主政治
c.蘇聯不斷面臨新的社會問題 d.后繼者要不斷否定前任的成就
5.下圖是一幅反映蘇聯解體的漫畫:走在棺材之前的就是戈爾巴喬夫,云層中的共產主義前輩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卻無法改變解體的事實。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會主義理論的缺陷 b.西方“和平演變”戰略
c.經濟政治危機的發生 d.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弊端
6.1953~1983年蘇聯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對比(%)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在上臺后都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從上圖看這些改革對蘇聯經濟建設的作用是( )
①兩者的改革在一段時間內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從長期而言,都以失敗而告終 ③都沒有解決蘇聯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 ④兩者的改革導致蘇聯解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參考答案:
【基礎練習】
1.d 2.a 3.c 4.c 5.c
【效果測試】
1.c 2.b 3.a 4.a 5.d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