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教學案
材料四 據《環球時報》xx年8月24日報道:
1992年,正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500周年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打算將這天定為全球紀念日,沒想到這個提議遭到了許多墨西哥人的反對。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還于當天舉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倫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不僅如此,許多土著居民堅決反對人們使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種說法,他們認為,早在哥倫布之前,他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每到10月12日,就會有印第安人來到塑像前表示抗議,指責哥倫布的到來給美洲帶來的是痛苦和災難。鑒于印第安居民的強烈反應,美洲的許多國家都已經將哥倫布發現美洲的這一天定為“種族日”,意思是說在這一天,美洲人的血統和種族都發生了改變。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根據材料,概括說明新航路開辟的物質動力和精神動力。(4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表現有哪些?(3分)
(3)如何正確看待材料四中設立“全球紀念日”和“種族日”這“兩種紀念日”的想法?(5分)
22. (1)物質動力: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人們對貴金屬的追求日趨狂熱;精神動力:傳播天主教的熱情。(4分)
(2)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有利于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文明的多樣化發展;促進世界市場雛形的形成;推動了歐洲商業的發展和貿易中心的轉移,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3分)
(3)分三個層次給分:(共5分)
第一層次:只簡單地說要辯證地看待這“兩種紀念日”的設想,或說都有道理,而未能進一步闡述理由,1分,在未闡述理由的情況下,只支持其中之一者,不得分。
第二層次:辯證地看待這“兩種紀念日”的設想,稍作進一步闡述,但不夠深刻,得2-3分;其中,只支持其中一種設想,盡管論述深刻,最多得3分。
第三層次:全面、深刻地論述,邏輯性強,得4-5分。參考要點如下:
兩種設想都有道理,對待這兩種觀點我們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其有正面的因素,又要分析其負面東西。為什么有不同的設想?站在不同的立場位置的人們有不同的觀點和態度,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認為是哥倫布把近代文明帶到美洲,帶到世界各地,哥倫布是西方繁榮的救星。反之,亞非拉落后地區認為哥倫布是野蠻、血腥的殖民活動的始作俑者,正因為這一歷史性活動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哥倫布到達美洲以后,對當地土著居民進行殺戮,殖民者的長期殖民活動使美洲人的血統和種族都發生了改變。
全面看待應用文明史觀,一方面哥倫布這一歷史性活動開創歷史之先河,把西方文明的種子帶到世界各地,各國之間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殖民地區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滲透,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另一方面,美洲的發現促進了新舊大陸之間的溝通和聯系,瓦解了歐洲封建主義,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步伐,世界市場的雛形也開始出現;再者在事實上給美洲造成了前文所說的災難。
第7課 兩次工業革命
【知識梳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兩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