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學習輔導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中國網
◆明朝內閣大堂舊址
內閣大堂位于今故宮博物院西南文華殿對面的紅墻院內。內閣大堂院內設有漢票簽處、滿票簽處、蒙古堂、滿本房、典籍廳、紅本庫(提本呈皇帝,經批本處朱筆批寫于提本面上,就叫紅本。)、實錄庫等機構。
★重點閱讀
◆朱元璋廢除丞相
昔秦皇去封建、異三公,以天下諸國合為郡縣,朝廷設上、次二相,出納君命,總理百僚。當是時,設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賢之道,為此設相。之后,臣張君之威福,亂自秦起,宰相權重,指鹿為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繼而命之,往往病及干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而致是歟?抑君怠政而有此歟?
──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0《敕問文學之士》
上(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司荒芄[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
──《明太祖實錄》卷59
明官制,沿漢、唐之舊而損益之。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之。而殿閣大學士祇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明史》卷72《職官志》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并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頑,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