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5.〖答案〗b。〖解析〗利用有效信息“民國九年”,即1920年可以排除c、d兩項;利用圖片中的提倡用國貨等具體信息和“直接證據”的限制詞排除a項,選擇b項。
6.〖答案〗c。〖解析〗從表中可以看出,除機械進口稍有增長外,1870-19xx年我國對棉花、金屬和礦物的進口呈現下降的趨勢,這反映了我國自身工礦企業的發展,客觀上抵制了外國資本的經濟侵略。
7.〖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專購國貨以示提倡”,反映了民國初年的愛用國貨運動,應該選c項。
8.〖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狀況的把握,曲線圖主要反映近代以來民族資本主義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從產生標志看,a、c項正確,從消亡情況看,a、c項正確,只有a項符合題意。]
9.〖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反侵略革命活動的掌握,屬材料型問答題。 本題難度不大,注意題干的限制條件,根據課本內容即可歸納得出答案。
〖答案〗(1)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爭。
(2)①政治: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經濟: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習;④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在推動現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國的建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完成,為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道路。①政治: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進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時代,建立了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經濟:建立了新的經濟制度。由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確立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全面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
10.【答案】(1)現象:近代工業地區發展不平衡(或南北發展不平衡.或南方先進于北方);人們對近代工業的認識不一(答出具體認識的可酌情給分)。原因:思想守舊,對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觸;擔心近代工業發展會威脅專制統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國取得了民族獨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奴役。經濟上: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