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問題1:馬克思這個反資本主義的頭號斗士為什么在這個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受到如此的推崇?教師:引導學生聯系高一語文教材恩格斯的文章《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從馬克思生平與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角度來思考,借以引入新課。(此舉有利于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①經濟前提:工業革命的發展→制度弊端問題2:1825年,為什么在英國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請用政治學角度解釋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怎樣才能消除經濟危機?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由于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一方面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但也使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較早暴露出來。在討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由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決定的,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逐步用多媒體展示: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生產資料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資本家對利潤的追求→盲目擴大再生產和殘酷剝削工人→大量的商品積壓和廣大工人無力購買,造成商品的相對過剩→經濟危機,給社會帶來嚴重危害→解決經濟危機,必須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從而說明資本主義制度并不是人類的理想社會,于是出現了各種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思潮。②思想來源:三大理論成果問題3:你心目中美好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你是打算如何實現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學生分組討論)請多個學生回答問題,并讓學生自己總結班級同學對理想社會有何共同認識(富足、平等、自由、和諧)。教師總結過渡:“追求沒有剝削、壓迫的理想社會”是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對未來美好的理想是人類前進的動力,這種理想在近代于西歐終于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學說。展示材料:這一變革將把世界上那種舊的、不合適的、以及散播無知、貧窮、個人競爭內訌和民族戰爭的丑惡制度連根鏟除并徹底消滅。將一合乎理性的社會制度來代替它──創立這一制度可以用說服的辦法,使政府相信這一制度的原則完全是真理。 ──歐文《人類思想和實踐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社會》
問題4:材料中所說的“丑惡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認為作者的愿望能夠實現嗎?為什么?該思想有何意義?除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外,馬克思主義還有哪些理論來源?通過討論總結,學生認識到: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繼承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理論的。③階級基礎: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問題5: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有哪些國家工人運動蓬勃興起,其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說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其失敗說明了什么?學生討論作答后,教師指出當時工人運動迫切需要科學理論來指導。問題6:除了上述因素,還跟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哪些努力有關?學生閱讀課本,從理論研究、建黨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概括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長期努力。④實踐基礎:理論研究、建黨實際師生共同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后,教師要強調分析一個理論的誕生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讓學生學會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時代的產物。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848.2)問題7:閱讀下列引自《共產黨宣言》的原文,思考它主要闡述了什么內容? ……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 ……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聯合而達到革命的團結代替了他們由于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于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 (續)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