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通過多媒體展示材料,引導學生逐段分析。第一自然段:無產階級專政;第二自然段: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第三、四自然段: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聯系我國建國以來的經濟建設這個總任務,明確社會主義的本質在于解放與發展生產力);第五自然段: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信念。并引導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分析與概括《共產黨宣言》的內容:肯定作用—揭示死亡—宣告歷史使命—昭示未來社會。進而加深學生對《共產黨宣言》發表意義的理解。問題8:(1)試舉例說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蓬勃發展。(2) 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世紀中期,但現在已是21世紀,是不是已經落伍了,試以我們中國為例子加以說明?通過討論,學生可以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運動之間關系的理解。問題9:展示相關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圖片和材料,再現歷史情境,幫助學生感知歷史,領悟杰出楷模的真諦。討論青年學生應該向馬克思、恩格斯學習哪些高尚品格?學生分組討論得出:(1)心地善良,關心勞苦大眾的疾苦,樂于奉獻。(2)不惜舍棄原來優裕的個人生活條件,選擇了為人類謀福利作為自己的職業,在逆境中堅定不移地為美好理想的實現而奮斗。(3).勤奮好學,學識淵博,善于汲取前人的思想精華。(4)重視社會實踐,結合工人運動實踐來創立科學理論。二、巴黎公社播放《國際歌》錄音并配以一些工人階級斗爭和革命烈士英勇就義的畫面,要求說出這首歌的名稱及它反映了歷史上哪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以此導入。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問題10: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蓬勃發展,巴黎公社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巴黎公社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分析概括得出:國際背景:《共產黨宣言》發表;第一國際成立國內背景:梯也爾政府的反動政策對內——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投降賣國(民族、階級矛盾激化)經過: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義,占領全城,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問題11:閱讀課文,概括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什么特點?從巴黎公社在政治、經濟方面采取的革命措施看,公社是什么性質的政權?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政治方面--充分說明巴黎公社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機器。經濟方面--觸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收、監督)具有明顯的無產階級性質。師:考察政權的性質,主要看它為哪個階級服務,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哪個階級。如分析克倫威爾獨裁時期政權的性質,拿破侖政權的性質,就要分析克倫威爾獨裁時期采取的措施,拿破侖掌權時采取的對內政策,從而作出判斷。同樣考察巴黎公社,也著眼于分析其采取的措施,從公社采取的政治、經濟方面的革命措施看,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是人類歷史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3、巴黎公社的失敗原因和歷史意義問題12:運用課件再現歷史情境,啟發學生認識:“五月流血周”和《國際歌》體現了什么精神?同時討論巴黎公社為什么會失敗?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后,教師應在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補充分析其失敗最為根本的是無產階級還不夠強大,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正如恩格斯在后來說道:“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同時打出巴黎公社的失敗原因。失敗原因:(1)客觀原因——敵強,普法聯軍的鎮壓;主觀原因——①沒有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②未乘勝追擊反動軍隊;③未沒收法蘭西銀行,讓它給反動政府以資助;④未發動廣大農民,建立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孤軍奮戰。(3)根本原因——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階段,社會經濟還沒有發展到足以鏟除資本主義制度的程度;歷史意義(1)偉大嘗試 (2)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3)經驗教訓課堂問題13:展示圖片:巴黎公社墻、1991年12月25日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中國。讓學生根據圖片與巴黎公社的失敗與教訓,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感想。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她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她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最終必將在全世界確立;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本國具體實踐想結合,與時俱進;社會主義本質應是解放與發展生產力。小結:根據知識結構進行總結、升華。課堂升華:當共產主義還沒有實現之前,共產主義作為一種追求和信仰,那們我們可以做哪些有益的事,為人類實現這一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