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世界的形成》學案分析
a.美國在二戰后已經擁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國試圖遏制蘇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c.隨著實力增強美國的對外擴張野心日益膨脹
d.美國試圖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3、 它“利用‘冷戰’的陰影,把‘遏制’共產主義的計劃與制造商、出口商的熱情融為一體”。這里的“它”是指( )
a.馬歇爾計劃 b.布雷頓森林體系 c.關貿總協定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4、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美國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臘、土耳其計劃(后稱“杜魯門主義”)和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這兩個計劃的相同之處是( )
a.具有軍事援助的性質 b.具有意識形態的色彩
c.促進歐洲經濟的恢復 d.緩和受援國社會矛盾
5、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共同之處是( )
a.都是由大國控制的軍事政治集團 b.帝國主義性質的大國集團
c.政治經濟一體化集團 d.代表不同意識形態的大國集團
課后訓練案
1.美國開始對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時,在亞洲的主要活動是……………………… ( )
a.扶助蔣介石挑起內戰 b.發動朝鮮戰爭
c.發動侵略越南的戰爭 d.從亞洲撤退兵力充實歐洲
2.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①“杜魯門主義” ②柏林危機 ③馬歇爾計劃 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3.朝鮮戰爭爆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朝鮮內戰爆發 b.中國人民志愿軍人朝
c蘇聯直接入朝協助北朝鮮軍作戰 d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干涉朝鮮,侵犯中國
4.二戰結束后,兩極格局得以長期維持的決定性因素是 ( )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聯合國作用軟弱c.美蘇綜合國力比較接近 d.多極化逐步發展
5.二戰后的美蘇爭霸不同于一戰前英德爭霸的特點是 ( )
①爭奪全世界的霸主地位 ②核武器作為爭霸的威懾力量
③以軍事集團為基礎 ④反映出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較量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947年,美國向希臘、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經濟和軍事援助。與此具有直接關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