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學案
c.完全聽命于皇帝,軍國大事由皇帝一人裁決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與權限
[思維點悟]
c 此題主要考察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理解和歸納、概括能力。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之一是皇權不斷加強,秦朝設立丞相是為了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幫助皇帝處理政事,后來因為相權逐漸增大,威脅到了皇權。歷代統治者不斷采取措施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清代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們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獨裁的工具,軍機大臣對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從。他們的作用只是上傳下達,皇帝說什么他們就做什么,權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說了算。
【實戰練兵】
1.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 ( )
a.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c.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
2. 明初在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措施中,直接導致六部在中央機構中的權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
a.丞相的廢除 b.皇權的加強
c.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 d.內閣的廢除
3規定“以后子孫做皇帝,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辦事效率 b.強化君主專制
c.讓“群臣”監督皇帝 d.精簡政府機構
4. “奏章票擬,主之內閣。”這種情況開始出現于( )
a明宣宗時 b.明英宗時 c.順治時期 d.康熙時期
5.有學者認為,明朝的內閣首輔實質就是宰相。因為內閣首輔( )
a.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皇權 b.對很多問題能直接決策
c.掌握著最高的行政權力 d.在文武百官中地位最高
6.學過《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單元后,某班四位同學分別撰寫研究歷史小論文,其中論文標題出現史實錯誤的是 ( )
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創立者—大禹》
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