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學案
a.健全地方職能 b.厲行思想控制 c.監視官吏百姓 d.強化君主專制
16.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寫道:“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17.西周的分封制與西漢初年的分封制( )
a.都是中央集權制 b.都是封建君主專制的產物
c.都是為了鞏固自身統治 d.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瓦解.
18.“內閣”是中西方共有的政治概念。中國明朝的內閣與西方國家內閣的最大不同是( )
a.掌握著最高的決策權 b.是最高的行政機構
c.行使立法和司法大權 d.是皇權專制的產物
1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面面相覷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
材料二:軍機處名不師古,而絲綸出納,職居密勿。……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陶然執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與,即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經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摘自《清史稿·軍機大臣年序表》
回答:(1)軍機處最初設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軍機處的職能后來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3)指出軍機處最初的名稱、設置的時間、所在的地點和選擇軍機大臣的條件。
(4)綜觀材料概括軍機處的主要特點。
參考答案
1.c 通過材料所述宰相與皇帝關系的變化,可以看出相的地位越來越低,而君的地位越來越尊。透過這一現象,我們能夠得出中央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這一結論。
2. a本題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考查。明初廢除了丞相后,丞相之權分給了六部,從而提高了六部的權力地位。
3.b 廢除丞相,大權獨攬,這是強化君主專制的表現。
4.b 主要考查對內閣形成發展演變的掌握能力。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備皇帝顧問,明成祖時,內閣制度正式確立。明宣宗時,內閣取得票擬權。
5.c內閣是皇帝顧問的機構,既無決策權又無行政權,更無法制約皇權,只是在文武官員中地位較高罷了。
6.d自明朝開始丞相制度被廢除了
7.d從材料中清楚地看到雍正最初設置軍機處是適應西北用兵之軍事需要。
8. c 宋代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三司分割宰相的財權。
9.d自秦至清,我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最高峰在清朝時。a項為北宋,b項為元朝,c項為明朝。軍機處大臣跪受筆錄,秉承皇帝意旨辦事,充分體現了皇權的加強。
10.a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一概念的理解。結合從秦朝建立這一制度到清朝這一制度發展到頂峰的過程,我們就可以知道,三個選項都是正確的。
11.a從明太祖與大臣的對話中,惟獨萬鋼得到賞識,主要是因為前二人回答的都是以個人的成就為主,沒有從皇帝加強君主統治角度出發,而萬鋼的言論強調了天下人都應服從君主的專制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