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案
—— 趙翼 《檐曝雜記·軍機處》請回答:(1)軍機處最初設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2 軍機處名不師古,而絲綸出納,職居密勿.........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政之府矣。 ——《清史稿》材料3 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清史稿》請回答:(2)軍機處的職能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 (3)綜觀材料概括軍機處的主要特點及其本質。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什么時代特征?課堂總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建立和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在它內部存在著哪兩對主要矛盾和斗爭?這些矛盾和斗爭的發展趨勢如何?我們如何評價中國古代這一政治制度?知識檢測:1.明太祖撤行中書省、廢丞相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職能 b. 厲行思想控制 c.監督官吏百姓 d.強化君主專制2.明太祖廢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的舉措解決了a.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b.丞相與六部尚書的矛盾c.地方割劇問題 d.挽救封建制度衰落的問題.3.下列對明朝設立內閣的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a.直接原因是丞相制度廢除后政務繁多皇帝無法事必親躬b.明成祖時正式設立c.明朝中后期以后內閣大臣有了“票擬”和“批紅”的權力 d.是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的產物4.宋太祖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的相同之處是a.極大的削弱相權 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權 c.地方上設立三司 d.分割宰相權力5.清朝君主專制權利的強化,基本完成于a.順治帝時 b.康熙帝時 c.雍正帝時 d.乾隆帝時6.對于清朝軍機處這一職能機構的理解正確的是a.相當于唐代的三省合一結構 b.主要職能是負責軍事指揮調動c.是替代宰相職能的工作班子 d.只是跪受筆錄和負責傳達皇帝意旨7.下列措施中,使專制皇權得到不斷加強的是(1)三省六部制的創立(2)丞相制度的廢除(3)漢武帝時“中朝”的設置(4)清朝軍機處的設置a.(1)(2)(3)(4) b.(1)(2)(4) c.(1)(2)(3) d.(2)(3)(4)8.清代以為軍機大臣用一首詩來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樣畫葫蘆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照樣舊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痹撛娭苯诱f明了a.軍機大臣完全聽命于皇帝,根據皇帝的意旨來擬發諭旨,處理軍國大事b.軍機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無地位,完全被視為走卒c.軍機大臣接替丞相職權,替皇帝處理政事d.軍機處的設置,意味著封建制度已經衰敗9.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軸線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禮、生日、命將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等重大活動都在此舉行。這樣的建筑理念體現的實質問題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齊全 c.國家大一統 d.皇權至上10. 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包括 ① 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② 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 ③ 奠定了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世界的基礎 ④ 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1.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1 丞相者,朕之股肱(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輔佐之臣),所與共承廟宇(廟宇:國家),統理海內,輔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漢書·孔光傳》引漢哀帝語材料2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于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 ——《貞觀政要》引唐太宗語材料3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 ──黃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語材料4 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亂系在宰相……若以國家治亂轉倚宰相,則為之君者,不幾如木偶旋綴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誰為乎?使為人君者,深居高處,以天下之治亂,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亂為己任,目無其君,此尤大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