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關系的突破
(2)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完成“中美現代外交演變一覽表”:
時間 標志性事件 地位或意義
新中國成立
至20世紀60年代 美國孤立、封鎖中國 資本主義陣營
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對峙
1971.3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1
學生合作學習,學生點評,教師總評。
(3)[探究五]]根據下列材料,分別指出這些材料指的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什么歷史事件?材料五與材料四相比,有何進步?結合教材102頁“知識鏈接”,體會中美關系正常化對中美雙方及世界形式有何影響?(板書影響)
材料一:周恩來說:“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我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贊成和支持。”
材料二:尼克松在事后回憶說:“宣讀公告只用了三分鐘,卻成了本世紀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之一。”
材料三:在掌聲中,周恩來意味深長地對尼克松說:“總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3年沒交往了啊!”事后,尼克松在華的七天被譽為是“改變世界的七天”,為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材料四:“美國認識到,在中國臺灣海峽兩岸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從此,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
材料五: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材料六: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
4.中日邦交正常化
(說完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讓我們看看中日關系的改善吧。
(1)[探究六]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什么情況下實現的?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大肆屠殺、奴役中國人民,中國為何在20世紀70年代同意實現兩國邦交正常化?日本為什么要搶在在美國之前同中國建交?說明了什么?
(2)[探究七]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了解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實,思考當時中日之間的“不正常狀態”指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正常狀態”?
(3)學生自主學習,把握中日邦交正常化對中日雙方及世界格局的影響。
八、小結:
[探究八]中美關系的緩和成為20世紀70年代中外關系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性環節,并且推動了中國重返聯合國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實現。請問,你是如何理解本節標題“外交關系的突破”的?通過此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有何收獲?
(教師口說)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的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學生回答),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請聽下回分解,并請大伙們做好預習工作。
(接下來我們看看課堂練習。)
九、課堂練習:
1.1970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對基辛格說:“我想請你,讓你的助理人員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對我們在聯合國接納中國問題上采取什么方針提出建議……我們沒有足夠的票數去阻擋。接納的時間比我們預料的要來得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世界國家的蓬勃興起 b.歐洲國家日益走向聯合
c.美國霸權地位江河日下 d.西歐、日本不再對美惟命是從
2.(天津文綜,16)1971年,周恩來在接見來訪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時說:“你們這次來,打開了兩國人民友誼的大門。”這反映出當時中美關系解凍的特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