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導學案新人教版
[新課探究]
一、透視美國——探源危機
(ppt展示)
首先,讓我們正面看美國。這則材料反映了美國20世紀20年代行業發展情況。從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當時美國社會呈現出怎樣的景象?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我們知道一戰后資本主義世界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暫時調和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所以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其中以美國最為繁榮。但是請同學們看看教材是怎樣表述“繁榮”的,是帶雙引號的“繁榮”,虛假“繁榮”。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美國虛假“繁榮”?虛假繁榮的美國為什么會爆發經濟危機?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
問題生成:
(1)請同學們結合視點一,談談貧富差距擴大為什么會引發經濟危機?
師生互動,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得出這樣的認識:經濟危機的實質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貧富差距擴大,工人收入增長水平遠遠趕不上經濟發展的水平,社會購買力低,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造成市場的相對狹小,許多產品積壓賣不出去,導致生產和銷售矛盾擴大,造成了生產過剩的危機,進而引發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2)結合視點二,請同學們討論分析信貸消費過度會帶來什么影響?
學生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認識到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但當分期付款過度發展后,造成了經濟“繁榮”的假象,資本家為眼前利潤所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銷售的矛盾更加尖銳,刺激經濟危機的爆發。
(3)股票是企業的“晴雨表”,可以反映經濟運行的真實狀況。但是視點三里的股票還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嗎?為什么?
通過這一問題的探究,學生們把握了股票投機與經濟危機爆發的關系,即人們過度地進行股票投機生意會形成虛假的繁榮,使得資本家盲目地擴大生產,必然會激化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股市崩潰,經濟危機爆發。
結合多媒體課件,師生互動,共同總結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ppt展示)
【設計意圖】:將”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這一的教學重點與信息技術整合,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歷史資料的閱讀與分析,既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培養了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以及探究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過渡: 危機爆發后的世界是怎樣的?讓我們俯瞰世界,直面危機。)
二、俯瞰世界——直面危機
(一)特點
(ppt展示)
在這一環節,教師將本課的重點內容“經濟危機的特點”與信息技術整合。課件展示經濟危機時期的照片和小說《光榮與夢想》片段。照片直觀生動,能對學生們形成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小說的細節描寫更是把這場經濟危機的慘烈體現的淋漓盡致,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在展示照片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把握特點:時間長、范圍廣;對于小說片段,由學生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歷史細節,學生很自然地總結出這場經濟危機還有破壞性特別大這一特點。
(過渡:這是一場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這必然會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剖析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
(二)影響
(ppt展示)
問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