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學案導學
第26課
【三維目標】
目 標
內 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
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走向聯合的歐洲
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歐洲共同體的發展
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通過學習和對這一時期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比較,加深學生對我國國情的認識,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歷史知識和掌握歷史規律的能力.
問題探究
綜合比較
歸納概括
釋疑闡釋
通過本課學習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迅速崛起的經濟大國日本
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日本謀求政治大國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的振興
不結盟運動;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曲折與發展
【學習重點】
歐洲共同體;歐洲共同體;不結盟運動;中國的振興
【學習難點】
了解多種力量的崛起對世界兩極格局帶來的影響
【課時安排】
1課時
【思考感悟】
二戰中,西歐國家遭到嚴重削弱,戰后,其國際地位遠不如戰前。而戰爭中的蘇聯卻經過炮火的洗禮變得更為強大。與此同時,美國憑借其在戰爭中膨脹起來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通過推行“馬歇爾計劃”,逐步取得了對西歐經濟的控制。隨著西歐政治、經濟的發展,它們不甘心依附于美國的地位,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也同時抵制來自蘇聯的壓力和威脅,西歐國家認為:只有加強西歐各國彼此間的合作與聯合,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
思考與判斷:歐共體形成之后,對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
【知識梳理】
一、走向聯合的歐洲
1.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問題探究】結合教材思考:歐洲國家為何要建立這一組織?其主要目標是什么?歐共體是個什么性質的組織?歐共體的成立對歐洲歷史乃至于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①具備客觀條件:謀求統一是歐洲政治家長期的愿望。歐洲的國家有共同的地域,語言上有相通性,而且有共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這為統一提供了客觀可能性的條件。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喪失了幾個世紀以來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導地位。支持歐洲統一的輿論重新興起,為歐洲一體化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思想條件。
②現實原因:兩極格局的政治環境的推動。歐洲和蘇聯格格不入,而且威脅日漸嚴重,同時又受到美國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為了擺脫這種不利局面,尋求發展安全,各國必須走向聯合,加強合作。
③經濟發展的需求。(經濟原因也是根本原因)西歐各國普遍較小,為了適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國須擴大市場,打破阻礙經濟發展的桎梏,才能進一步促進歐洲經濟發展。同時只有加強聯合,才能增強地區綜合經濟實力,迅速扭轉在與日本、美國競爭中所處的不利地位。
2.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舒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