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學案
c.中國的自然經濟已經瓦解 d.列強憑借特權打開中國市場
3.1882年底,英國商人比爾茲利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沮喪地寫道:“統計結果表明,我們的航運公司今年虧損額達到了400萬兩白銀,當然,法國輪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這樣下去,我們將很快退出上海航運市場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李鴻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輪船招商局……”這說明上海輪船招商局的創(chuàng)辦( )
a.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b.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獨立的道路
c.培養(yǎng)了一大批科學技術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基礎
4.翻開中國《現代漢語詞典》,里面帶“洋”字的詞語很多,如“洋裝”、“洋油”“洋釘”等。從中得到的結論中錯誤的是( )
a.洋貨曾充斥中國的市場
b.洋貨的涌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c.洋貨的涌入對中國的經濟只有“破壞”作用
d.洋貨的涌入對中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互動探究】
一、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
1.自然經濟解體有何重要表現?導致自然經濟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合作探究:大量質美價廉的洋貨涌入中國是否給中國農民帶來幸福生活?在自然經濟解體過程中農民的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些變化與資本主義的產生有何聯系?對此你有何認識?
二、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
1.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目的、內容和影響有哪些?
2.合作探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持續(xù)了30多年,最后由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慘敗而宣告失敗,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其成敗得失呢?提示: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原理(1)在特定歷史背景下評價。(2)透過現象看本質。(3)運用辯證法原理來評價。(4)用聯系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1.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2.合作探究:為什么是官僚、地主、商人較早地投資于民族資本主義?這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產生了什么影響?
3.閱讀教材42頁“歷史縱橫”和補充材料來分析總結: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
材料一 華商在上海辦了六家絲廠,資本總額120萬,而同一時期,法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寶昌絲廠一家就有資本110萬元,接近上海六家華商絲廠資本的總和。
材料二 發(fā)昌機器廠制造小火輪時雖然“俱用華人”,但是自身的技術力量還很薄弱,“發(fā)動機系英國制造”。到19世紀80年代,受外商企業(yè)的排擠,發(fā)昌機器廠日趨衰落。后來,它被英商在上海開辦的耶松船廠吞并。
材料三 洋商見我工商競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計阻抑,勒價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織各廠,無不虧折,有歇業(yè)者,有抵押洋商者。
【效果檢測】
1.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社會并存的經濟成分有( )
①自然經濟 ②民族工業(yè) ③洋務企業(yè) ④外國資本主義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