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簡述歐洲共同體出現的三個步驟,理解戰后歐洲經濟的發展與“一個聲音說話”的相互關系。
2、概括日本戰后經濟發展的兩個階段,分析日本戰后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國際影響。
3、說出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原因和發展歷程,理解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曲折性。
4、說出中國的振興的表現,思考中國在世界多極化趨勢下的對策。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的史實,理解到當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分析歐共體興起的原因和過程,體會“人類從對抗走向對話,從單贏走向共贏”過程中的智慧。
三、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相關資料的補充,理解法德關系的改善是歐洲走向聯合的關鍵,初步掌握從國際政治格局、國家利益、大國關系等方面分析國際關系發展演變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戰后經濟發展的兩個階段,分析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日本戰后經濟的發展,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難點:歐洲走向聯合的背景分析和艱難歷程。
教學方法
1、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談話法:提問-回答-補充-總結、比較法、分析法、討論法、情景再現
2、高一的學生歷史基礎知識顯然比較差,本知識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國際關系復雜、時空跨度大,學生中普遍國家關系知識的淺薄等,這都給我們實施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如何設置一個主體的歷史情景,將該課的主要問題變復雜為簡單、生澀為通俗,成為我設計的基本出發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美國與蘇聯的對峙形成了兩極對立的世界格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對世界各國的安全與主權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嚴重威脅。不過,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很長時間,隨著各國的經濟發展和實力增強,它們擺脫美蘇控制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整個世界開始從兩極對立走向多極化。
【講述內容】
設問:50年前的歐洲是一片廢墟,但是50年后的歐洲不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還可以跟美國大哥抗衡!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歐洲的聯合
一、走向聯合的歐洲
歐共體
歐共體是歐洲若干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自愿的基礎上 組成的一個地區性經濟、政治一體化聯合體。
1、原因:
(1)現實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西歐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它要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有力影響,必須聯合起來。
(2)根本原因: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蘇爭霸的影響: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受到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
美蘇“冷戰”開始后,西歐國家逐漸認識到,必須走聯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獲得發展。
(4)思想因素:歐洲傳統的統一思想的影響
2、聯合過程:( 閱讀課文p122總結歸納、參考《導與練》知識梳理)
(1)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1951年,法,意、荷、比,盧、聯邦德國六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促使政治宿敵法德之間的矛盾化解。
(2)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
(3)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7年,這三個共同體合并為一個機構——歐洲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