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學案)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能力拓展
22.1977年,科學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周圍發現熱泉。熱泉噴出的海水溫度超過300 ℃,并且富含硫化氫和硫酸鹽。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的海水中,竟發現大量的硫細菌。這些細菌通過氧化硫化物和還原二氧化碳來制造有機物。在熱泉口周圍還發現多種無脊椎動物,如大海哈、蟹、管水母、沒有口也沒有消化道的管居環節動物等。近20年來,人們不斷在深海發現這樣的熱泉生態系統。有些科學家認為熱泉口的環境與地球上早期生命所處的環境類似。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上述硫細菌的同化作用類型是 。
(2)與一般生態系統相比,深海熱泉生態系統有哪些特殊之處?
(3)研究深海熱泉生態系統有什么意義?
23.19世紀后期,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煤煙型”(黑身)樺尺蠖種類的90%分布在污染工業區內,而西部鄉村里卻很少。科學家杜威爾在1956年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把野生型和煤煙型樺尺蠖分別在不同地區放出,幾天后重新捕獲,得到下表的結果。
(1)試簡要分析兩地區“煤煙型”和野生型樺尺蠖的重新捕獲率出現較大差異的原因。
(2)“工業黑化”是環境對樺尺蠖 的結果。本質是 定向改變。
24.有人將大、小兩種草履蟲放在一起培養,兩種群的數量變化如右圖。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兩種草履蟲生活在一起,因爭奪 而產生斗爭。
(2)從選擇的角度上講,大草履蟲的數量明顯減少的原因是:
。
(3)如果長期處于此環境中生活,草履蟲體積的進化方向將是 ,造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d 3.b 4.d 5.d 6.d 7.a 8.a 9.d 10.b 11.d 12.b 13.a 14.b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非選擇題
21.生物必須有產生變異的能力 需要經過多代人工選擇 被選擇的變異性狀必須是可遺傳的
22.(1)化能自養型(2)能源是化學能,不是太陽能;生產者是化能自養細菌,不是綠色植物;無機環境是高溫、高壓、無光環境,不是常溫、常壓、有光環境。
(3)①豐富人們對生物適應性或多樣性的認識;②對研究生物抗高溫、抗高壓的機理有重要價值;③對研究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有一定意義。
23.(1)“煤煙型”樺尺蠖在已污染地區體色與環境接近,野生型樺尺蠖在未污染地區體色與環境接近,不易被天敵發現,生存的機會較大。
(2)定向選擇 基因頻率
24.(1)食物和生存空間(2)大草履蟲對培養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
(3)小型化 定向的自然選擇使草履蟲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