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增殖
dna高度螺旋化。短粗的染色體清晰可見。
所有染色體的著絲點集中在“赤道板”上。
總結:
1、突出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染色體的著絲點集中到細胞中央的道板上。
2、強調赤道板是位于細胞中央部位的一個坐標面,不存在任何物質性結構。
3、由于染色體高度集中,造成紡錘體清晰可見。
4、強調繪圖要點……。
3、后期:
根據對動畫片段、圖解和照片的觀察,描述有絲分裂后期細胞的變化過程及特征。
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
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核遺傳物質dna均分。
總結:
1、在紡錘絲的牽拉下,每個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成兩個。原來在一起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用詞要準確。重點強調染色體數目增加的原因。
2、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上著絲點是受力點,染色體臂應該是順向細胞中央的赤道板。
3、由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兩條染色體,由于是復制品,因此形態、大小等特征應該完全相同。
4、末期:
遺傳物質已經完成了均分過程,接下來就是細胞質的分離等收尾工作了。根據對圖解和照片的觀察,描述有絲分裂末期細胞的變化過程及特征。
dna解螺旋,染色體 → 染色質。
新的核膜出現,細胞核重新形成。紡錘體消失。
赤道板中央位置出現細胞板,并向外圍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細胞質分離成兩部分。
1個親代細胞 → 2個核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子代細胞。
總結:
1、收尾工作與分裂前期正好相反。
2、由于細胞壁的物理特性,導致了植物細胞在分裂結束時只能是細胞板向外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3、有絲分裂有效地保持了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恒定性。對生物的遺傳意義重大。
討論:
1、為什么細胞只有在進行分裂的過程中出現染色體,其他階段都以染色體形式存在呢?
2、同時出現或消失的結構都有哪些?其中細胞核結構與染色質幾乎是同步存在的意義?
3、dna是如何實現平均分配的?
4、簡要說明有絲分裂的特點?其生物學意義是什么?
5、回味有絲分裂過程中精巧的程序設計,你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
6、在一個細胞周期中,遺傳物質的規律性變化設怎樣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表示?
用表格形式如何表現?表格的優點是?
用曲線如何描述?優點是什么?
根據表格中的內容,用曲線描述一個細胞周期中dna、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量變化
根據這一圖表可以清楚地讀出一個細胞周期中各個不同階段內dn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的數量變化。
復習:(課件素材資料:可以選用網上下載的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動畫、自制課件中的動畫或下載的錄像片斷)
播放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動畫
看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絲”,回憶遺傳物質的均分過程。
展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圖片和動畫片段,對比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討論二者的異同。
講解有關中心體的產生時間及組裝過程(后者選講)。
課堂練習:嘗試用表格形式表示動物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
討論:
1、有絲分裂的特征和意義。
2、通過有絲分裂進行繁殖所產生的下一代個體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