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2節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與生物體生長的關系。
(3)說出組織的概念,并知道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2、能力目標
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懂得珍愛生命。
二、教學重點
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基本過程。
三、教學難點
細胞分化過程
四、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五、教學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師:我們已知道絕大多數生物是由細胞構成,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觀察了細胞的基本結構,請同學課后制作動植物細胞模型,請一些同學展示你所制作的模型,并說明你選用的材料分別代表細胞的哪些結構。
生:爭先恐后地介紹,師生共同相互評價。
導入新課
師:播放課件(種子萌發成幼苗雞,小雞逐漸長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發育成嬰兒,嬰兒逐漸長大……)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生:觀看畫面,討論問答—一生物的生長現象。
師:生物為什么會生長呢?這種生長現象與組成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哪些生理功能有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課題。
講授新課
師:播放課件:變形蟲的細胞分裂畫面,并在黑板上簡單板畫。請大家思考:
1.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和細胞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什么?
生:討論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一分為二,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植物細胞在中部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中部向內凹陷縊裂為兩個細胞。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不斷增多,這樣生物體就生長了。對于單細胞生物而言,通過細胞分裂還可以進行增殖。
師:播放課件。思考:算一算,一個細胞經一次分裂形成2個新細胞,再經一次分裂,形成4個新細胞,那經n次分裂后,形成了多少個細胞呢?
生:動腦筋計算。匯報結果,2n。
師:你們計算得很正確。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也一分為二,在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經過復制也要分成相同的兩份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因此兩個新細胞的遺傳信息也相同。
師:播放課件。(一個植物細胞的生長過程)引導學生描述畫面中植物細胞的變化。
生:(討論回答)①體積不斷變大;②液泡由小變大,由多變少。
師:(總結)這個現象就是細胞的生長現象,那細胞生長要不要營養呢?
生:要不斷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轉變為自身組成物質。
教師總結:細胞的生長主要是細胞內液泡增大的結果。
師:那么細胞會不會一直生長下去呢?(加以啟發引導) 肯定不會,要能一直生長下去,我們就不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了。為什么細胞不能永遠生長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通過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此問題(詳看p15)。假設細胞為正方體,當它的邊長分別為1微米、2微米和3微米……時,分別計算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比:
總表面積/總體積=6/1
總表面積/總體積=12/8=3/2
總表面積/總體積=18/27=2/3
總表面積/總體積=24/64=3/8
教師總結:總結分析細胞為什么不能永遠長大?
活細胞只有足夠的表面積才能從環境中獲得充足的營養。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表面積和體積比太小,細胞就無法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