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節(jié) 我們周圍的生物
第一章第一節(jié) 我們周圍的生物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生物的主要類群。 2.舉例說出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分析問題,表述觀點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與他人協(xié)作的精神。(三)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關(guān)愛生物的情感意識。 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生物的主要類群。 2.舉例說出生物的共性。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分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稱、圖片并選l~3種附簡介(生活習性及用途)。 教師準備:仿教科書圖1—l制一大輪盤,另備各類群中2~5 種常見生物圖片。 教學過程 廣闊的自然界,山川秀麗,花木叢生,實際上組成它的物體不外是兩大類(稍頓,引起學生思考):一類是沒有生命的,如(停,引導學生回答)太陽、空氣、山石、河水……另一類是有生命的,如……(學生說出的大多是動物、植物)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微小的……(生答:細菌、病毒……)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叫生塑。(1ivingthings) 那怎么叫有生命呀?生命有什么現(xiàn)象?小組內(nèi)(板書)討論并記下生命的特征。(師分組指導)5 min后,我們來聽一聽同學們的高見。 a組:生物能生長!師問全班:同意嗎?齊答同意 師引導深入:舉個例子(略)。 師板書:能生長。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生物要從小長大,得不斷地從外界——(學生搶答:獲取食物)對,從外界獲取食物來建造自己的身體,還能把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和沒有用完的物質(zhì)排到體外。(故作疑問)咦!植物怎吃食?(生紛紛回答:吸收水、進行光合作用)太棒了!師板書:新陳代謝。 生命還有什么特征?b組補充道:生物能亡生后代! 師用眼神向全班探詢。生答:是! 對!植物會開花結(jié)果,把種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處處有芳草”,動物也各有其生/l育女的方式,而且(稍頓,語氣加重)總是貓生貓、狗生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意思是說:生物在產(chǎn)生后代時把性狀也傳給了后代,這叫遙傳。(稍停)可后代和親代一模一樣嗎?(生答:不)后代之間完全—樣嗎?(生答:也不!)看教科書中圖1—2,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七嘴八舌地說:兩個西瓜。 引導觀察:大小?大小不同。 花紋?也不完全一樣。 還長在同一條蔓上,這種不同的差異,叫變異。總之,生物能產(chǎn)生后代,有遺傳和變異的現(xiàn)象。 c組繼續(xù)說:生物能自己運動!(學生表示贊同) 師: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彩蝶飛舞、駿馬奔馳,可這都是動物,植物會不會運動?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議論紛紛。幾秒鐘后一同學聲音響亮而堅定地說:能!我示意其說下去:含羞草的葉子一碰就閉合,這也算動!有些同學立即反對,有些支持,爭論起來……,我做和事佬: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對刺激作出反應(yīng),行嗎? (思考片刻后同學們一致認同) 師板書。 看圖1—3中的向日葵:向日葵的花盤隨太陽轉(zhuǎn)動,這是對什么刺激反應(yīng)?生答:光。目光轉(zhuǎn)向窗外:看外面那棵大樹,觀察樹葉大都朝向——南;再觀察南北兩側(cè)的樹枝?——南邊繁茂,這也是植物對光的刺激作出的反應(yīng)。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睡蓮美麗的花瓣日出而開、日落而睡!做個有心人吧!自然界的奧妙是無窮的。 再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圖1—1),圖中是紡錘樹。有的學生說像花瓶,有的說像蘿卜樹,師大聲地說:這是一棵樹!(生驚訝!)叫瓶子樹,又叫蘿卜樹,還叫紡錘樹,旁邊還站著一個人!它怎么長這樣呀?(生很好奇) 師道:它長在南美洲的巴西,生活在熱帶雨林和稀樹草原之間的地帶,這里有雨季交替。在雨季里它枝葉繁茂,樹干中貯存大量水分。進入旱季落葉,胖胖的肚子里貯存的大量水分使其順利度過旱季。(稍停)這是說:生物適應(yīng)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板) 另外,生物體都有嚴整有序的結(jié)構(gòu)。除了病毒等少數(shù)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以后還會詳細學習。 好了,看課本第5頁總結(jié)一下生物有哪些生命現(xiàn)象: 1.能生長; 2.能新陳代謝; 3.能產(chǎn)生后代,有遺傳和變異; 4.能對刺激作出反應(yīng); 5.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 6.有嚴整有序的結(jié)構(gòu)。 教師出示資料,學生分析,下面二則資料說明生物體具有什么生命現(xiàn)象? 資料1: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生長著一種“極雨花”,其花瓣對濕度很敏感,當空氣濕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花瓣萎縮,將花蕊包起來,預(yù)示天要下雨;而花瓣展開時,則預(yù)示不會下雨;我國廣西忻城縣有棵青岡樹,晴天時葉呈深綠色,要下雨時,樹葉則由綠變紅。還有些植物能指示空氣污染程度,能指南。 資料2:蚯蚓對人類的益處很多,能改良土壤,利于植物生長;營養(yǎng)價值高,是優(yōu)良的蛋白質(zhì)飼料和食品;還能高效率地處理有機廢物,如1億條蚯蚓1d可吞食40t有機廢物。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的尸體,沒有了它們,地球上將尸體遍布。 生物世界絢麗多彩、奧妙無窮,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數(shù)量巨大,植物約有30多萬種,動物更多,約有150多萬種,我國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下面咱看看哪個小組知道的生物最多:各小組上臺介紹他們所準備的資料,約5min后,取出備好的“生物主要類群圖”,以小組為單位填寫生物名稱,并盡量多地寫出其同類生物名稱。結(jié)合課本第4頁文字認識生物類群。 教師出示圖片(圖1—2),要求學生將下列各種生物進行歸類。 作業(yè) 請同學們課后調(diào)查周圍常見的生物,將它們進行分類,并嘗試說出其生命現(xiàn)象。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完成的第1個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第2個目標以游戲的形式,以師生課下搜集的生物圖片為介質(zhì),師生、生生之間展開的豐富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自然,關(guān)愛生物的情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