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教 學 課 題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教 學 課 時
總2課時 第1、2課時
教 學 目 的
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了解)
能力目標
⑴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模仿)
⑵進行關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獨立操作)
情感目標
通過課件展示及問題討論,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艱辛和難度,培養科學思維的良好品質。
教 學 重 點
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教 學 難 點
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教 學 方 法
啟發探究、研討式學習、課件演示法、討論法
教 具 準 備
制作《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flash課件
教 學 課 件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flash課件
教 學 過 程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設計思想
引入新課:
一、滲透現象:
播放滲透作用演示動畫,提出問題:
①漏斗管內的液面為什么會升高?
②如果用一層紗布代替玻璃紙,液面還會升高嗎??
③如果燒杯中也是同樣濃度的蔗糖溶液,結果會怎么樣?
仔細觀察實驗前后裝置內葉面的變化,思考后回答。
歸納出產生滲透現象兩個必要條件:①
②半透膜;濃度差。
通過演示動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調動其思維。
二、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播放紅細胞在低滲溶液和高滲溶液中形態變化的動畫,提出問題:
④細胞在什么情況下吸水?又在什么情況下失水?
繼續設問:
⑤紅細胞的膜是不是相當于半透膜?
⑥當外界溶液濃度很低時,紅細胞一定會因為吸水而漲破?如果換成植物細胞呢?
播放動畫,演示植物細胞結構。
三、探究
請同學就課本p61舉出的兩種現象進行思考。
請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交流討論結果。包括三個方面: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方案及結果預期。
對各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點評,并針對不足提出新的問題供各小組修正實驗方案。
對修正結果進一步評價。
四、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
播放動畫,提出問題:
⑦當洋蔥紫色表皮細胞處于不同濃度蔗糖溶液中分別發生了什么現象?
⑧為什么質壁會分離?說明什么?
⑨這里的“質壁”分別指的是什么?
繼續設問:該實驗如果成功了,你能從中獲得哪些有效的信息?
五、其他實例
播放課件,結合課本描述歸納。
細胞膜、其他所有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的膜。
課堂練習:略
仔細觀察不同濃度外界溶液下,紅細胞形態的變化,思考回答。
歸納出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液濃度 吸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液濃度 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液濃度不吸水不失水
結合所觀察到的現象,思考回答。
觀察植物細胞與紅細胞的異同。
閱讀課本p61探究文字,分小組就有關現象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寫出實驗方案、準備班級交流。
各小組交流:
1.提出的問題
2.做出的假設
3.實驗方案設計及可能出現的結果
展開新的探討,修正實驗方案。
觀看動畫,通過討論、辯論,回答問題。
當植物細胞處于:
高滲溶液中---質壁分離
低滲溶液中---質壁分離復原
等滲溶液中---不變化
全透性與半透(選擇透過)性
原生質層和細胞壁
(見課件)
膜的選擇透過性具有普遍性。
深入引導學生思維,明確探究的目標,展開思維遷移。
使學生模仿開展研究活動,體驗科學研究的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