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學案) 細胞的生命歷程 能力拓展
一、選擇題
1.大多數高等動植物細胞的直徑一般在20~30 μm之間。原因不包括( )。
a.酶促反應和核糖體占有的空間大于20 μm
b.相對表面積越小,越有利于物質迅速轉運和交換
c.與細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圍有關
d.體積越小,相對表面積越大,越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
2.同一組織中的3個直徑分別為①22 μm、②24 μm、③26 μm的細胞,比較水在這3個細胞中運輸的速率,正確的結果是(。。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
3.下列關于多細胞生物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多細胞生物體的生長,既靠細胞生長,又靠細胞分裂
b.不同動物同類組織的細胞大小差異明顯
c.其器官大小主要決定于細胞數量的多少
d.是由許多直徑為 10~100 μm細胞而不是由少數體積更大的細胞構成
4.在下圖中①~⑤表示一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不同情況,在整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變化的循序是(。。
a.(1)(4)(5)(3)(2) b.(2)(3)(1)(4)(5)
c.(1)(5)(4)(3)(2) d.(5)(4)(3)(2)(1)
5.在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直接參與活動的細胞器有( )。
a.高爾基體和核糖體 b.高爾基體
c.葉綠體和核糖體 d.中心體、高爾基體和核糖體
6.春天植物產生幼葉時要進行旺盛的細胞分裂,其細胞分裂的方式和 dna復制的情況是( )。
a.無絲分裂;dna不復制
b.減數分裂;dna在細胞核中復制
c.有絲分裂;dna在細胞核中分裂
d.有絲分裂;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dna都復制
7.觀察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材料可選用( )。
a.生活的肌肉細胞 b.新鮮的神經細胞
c.正常發育的卵細胞 d.發育著的受精卵
8.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分子的復制和分離發生在( )。
a.間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間期和中期 d.間期和后期
9.人的胰島b細胞能產生胰島素,但不能產生血紅蛋白,據此推測胰島細胞中(。。
a.只有胰島素基因
b.此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島素基因,也有血紅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島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沒有血紅蛋白基因
10.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不使細胞數目增加
b.分化的細胞所呈現出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變化,源于細胞內化學物質的改變
c.細胞分化的方向在胚胎發育的早期就已決定,不能逆轉
d.動物不具有發育成完整新個體潛能的體細胞
11.在植物細胞周期中,與染色體運動和細胞板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
a.葉綠體和線粒體 b.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c.中心體和線粒體 d.內質網和核糖體
12.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手指彼此分開說明細胞凋亡具有哪方面的意義?(。
a.有利于清除多余、無用的細胞
b.有利于清除完成正常使命的衰老細胞
c.有利于清除體內的有害細胞
d.維持器官、組織中細胞數目的絕對恒定
13.下列關于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兩者都可引起細胞死亡現象 b.兩者對機體都有積極的生物學意義
c.兩者都是病理現象,對機體都有害 d.兩者都會傷及周圍其他細胞
14.假如用化學藥物強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 dna復制,這些細胞將停留在細胞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