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模式
研究性學習。
教學手段
有關動物和人的體細胞染色體照片、實物投影儀、紅綠色盲撿測圖。
參考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程流程圖
1.課的導入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推舉一名代表將本組開展的有關人或動物性別比例調查
過程和結果向大家介紹。有條件的學校可放映學生調查的錄像帶,配合學生介紹,使學生切身感到調查結果的真實可信。
【學生調查示例一】
采用方法:
①走訪當地街道或派出所;
②問尋調查;
③設計調查問卷、表格。
天津市某街道1997~xx年出生人口性別調查
年份
出生人數
男性
女性
1997
99
52
47
1998
77
40
37
1999
106
60
46
129
58
71
106
49
57
合計
517
259
258
【學生調查示例二】
采用方法:
走訪當地政府計劃生育部門
天津市某區1997~xx年出生人口性別調查
年份
男性
女性
出生總數
1997
1520
1475
2995
1998
1725
1618
3343
1999
1438
1365
2803
1496
1501
2997
1462
1338
2800
總計
7641
7297
14938
【學生調查示例三】
采用方法:
利用計算機上網查找
xx年天津市各地區總人口與家庭人口性別比
地區
總人口
家庭人口
地區
總人口
家庭人口
全市
104.0
99.9
其他區
105.6
101.0
中心區
102.7
97.2
東廂區
106.7
101.2
和平區
97.1
92.6
西青區
112.4
101.0
河東區
102.2
98.2
津南區
104.4
99.9
河西區
104.4
97.1
北辰區
107.7
101.4
南開區
101.1
97.2
武清區
101.0
101.0
河北區
102.2
97.8
各縣
102.9
102.8
紅橋區
102.9
97.7
寧河縣
103.1
103.1
濱海區
107.1
101.1
靜海縣
103.6
103.2
塘沽區
109.9
100.5
寶坻縣
101.1
102.0
漢沽區
100.8
100.4
薊縣
103.8
103.1
大港區
106.0
102.3
注:性別比是每100個女性人口相對的男性人口數
【學生調查示例四】
采用方法:
①走訪養雞廠問尋每年孵化雛雞的雌雄數量;
②設計調查表格。
年份
孵化雛雞總數
孵化公雞數
孵化母雞數
合計
另外也可以利用取樣調查法調查某養魚池、某海產養殖廠、某畜牧養殖廠等動物種群當年出生雌雄個體數量。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培養果蠅進行果蠅的性別統計。
(2)組織學生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即:大多數有性生殖的動物其后代雌雄個體總數之比接近1:1。
(3)學生質疑(可能提出的問題):
①為什么這些動物的后代會出現雌雄個體之比接近1:1?
②其他(未調查)的動物后代會出現這樣的比例嗎?
③在植物界中會出現這種現象嗎?
2.帶著這些疑問,教師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帶領他們進入染色體組型的相關內容教學
(1)分發各組人的男性和女性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放大照片,再將果蠅、鴨、鯽魚、牛、羊等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放大照片中任選一組雌雄個體,觀察染色體數目、形態(這類照片可參考有關教具資料或參考書籍)。
(2)對照片中的染色體記數、配對、分組粘貼。
(3)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①同種動物雌雄個體染色體數相同;
②雌雄個體體細胞染色體只有一條不同。
(4)以人類染色體為例開展核型分析,講述染色體組型、性染色體、常染色體的概念。
3.關于性別決定的教學
(1)復習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
(2)啟發學生思考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