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伴性遺傳
第三節 伴性遺傳教學目的
(一)知識要求
1.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2.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規律。
3.舉例說明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二)能力要求
學會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通過遺傳習題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伴性遺傳的特點,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熟悉解答遺傳問題的技能、技巧。
(三)品德要求
1.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
2.通過學習和理解伴性遺傳的傳遞規律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點
1. xy型性別決定方式。
2. 人類紅綠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遺傳的規律。
教學難點
1. 人類紅綠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遺傳規律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辦法
色盲遺傳。
[解決辦法]
以人的色盲為例了解伴性遺傳。在教學中可把色盲遺傳的四種主要婚配的遺傳圖解歸納成一個總圖解,這樣就把知識化繁為簡,便于學生掌握色盲基因的傳遞方式,歸納色盲遺傳的特點,理解伴性遺傳的概念。
2.教學難點及解決辦法
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的遺傳特點。
[解決辦法]
(1)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分析色盲遺傳圖解,根據各種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現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隱性遺傳的一般規律。
(2)通過講解例題和練習,應用伴性遺傳原理解決特定情境中的新問題。
3.教學疑點及解決辦法
伴x顯性遺傳。
[解決辦法]通過比較和練習有關習題,對以上遺傳知識作一般的了解。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方法
講授、談話和復習(注意啟發式教學)。
五、教具準備
人類男女染色體組型示意圖,x和y染色體的對應關系圖。
xy型性別決定圖解,色盲檢查圖,關于色覺的四種婚配情況的匯總圖解。板書內容投影片。多媒體教學設備。
六、學生活動設計
1.授課前可組織課外活動小組的學生進行色盲普查,并對色盲患者作家譜調查。
2.讓學生在圖中找出男女染色體組成的區別,認識性染色體的作用。
3.分析xy型性別決定方式,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4.引導學生動手寫出色盲遺傳的幾種婚配的遺傳圖解,分析總結色盲遺傳的特點。
5.通過課堂提問,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和歸納小結。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通過銀幕顯示,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應達到的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是:
1.以xy型為例,理解性別決定的知識。
2.以人的色盲為例,理解伴性遺傳的知識。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應在教學中體現。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引言:
提問:生物界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是什么?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新個體發育的起點是什么?
設問:同樣是受精的卵細胞,為什么將來有的發育成雌性個體?有的發育成雄性個體?為什么生物有一些性狀在遺傳時會對雌雄后代的影響不同?比如,人類中的色盲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物遺傳的第三個問題: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一)性別決定
講述: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各種生物一般都有一定數目的成對的染色體。雌雄性別實際上是生物的一對差別明顯的性狀,受染色體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