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通用4篇)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發布時間:2022-11-06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通用4篇)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和主要特征。

  2.進一步培養學生查閱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分析、運用中國地形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及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1.中國地形圖(分層設色掛圖)

  2,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圖(板圖或投影)

  3.新疆“三山夾兩盆”地形示意圖(板圖或投影)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四年制2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四大高原”,后面半個(或1個)課時講完“四大盆地”。

  【教學方法】

  “比較法”講述和討論

  【教學過程 】

  (新課引入)

  [掛圖]掛好“中國地形”掛圖

  [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請注意觀察地形圖,說出我國西部和東部各以什么地形為主?(學生回答,教師重復強調西部以高山、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

  (講授新課)

  [查閱地圖]請同學們在地圖冊中的中國地形圖上找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板書]

  一、四大高原

  [指圖講述]讓我們在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上一一找到四大高原。(以下講述教師應注意放慢節奏,指圖要準確,以便學生邊聽講邊在地圖冊上查找有關地名。下面劃橫線的高原名稱由學生齊聲答出。)

  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占全國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國北部,東起大興安嶺,西至祁連山麓,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

  西起祁連山脈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面大約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高原為鄰,南到秦嶺的高原是黃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東部和貴州省大部分,地勢明顯表現為西高東低,海拔從2000米下降到1000米的高原是云貴高原。

  [展示圖片]出示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中國地圖。分別請四位同學上講臺指圖說出四大高原的位置,教師糾正。

  [討論]請同學們閱讀“四大高原”一段課文及有關插圖,分別介紹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讀書讀圖之后,組織學生發言討論。教師應加強引導,提醒學生讀有關插圖及彩圖,并可簡要解釋黃土高原上的黃土來歷、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書]

  l、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一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練習]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把四大高原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用直線連結起來。

  [板書]二、四大盆地

  [講述]請同學們在分層設色中國地形圖上找到天山山脈,看天山南北分別是什么地形。(學生回答)

  [[提問]人們談到新疆地形時,常有“三山夾兩盆”的說法。請同學們閱讀圖3·13,說出“三山”和“兩盆”的名稱。(學生回答,教師糾正或肯定)

  [展示圖片]“三山夾兩盆”示意圖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都位于西北內陸,周圍高山環抱,內部比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問]說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國最大的沙漠名稱和它的形成原因。(學生依據課本回答,教師強調“地處內陸”和“地形封閉”兩點)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周圍高山上有很厚的冰川、積雪。當天暖的時候,冰雪消融,山麓地帶有了水就可以長草、植樹、種莊稼。在黃色的沙漠區,這種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叫做“綠洲”。歷史上,天山和昆侖山的山麓地帶就是“絲綢之路”上溝通亞歐大陸的一段“綠色通道”。

  [提問]1.為什么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會有綠洲分布?水源是從哪里來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線大多繞經盆地的邊緣,這是什么原因?(教師提示學生也從水源、綠洲分布等方面考慮)

  [講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與前面兩個盆地既有相同點又有明顯的差別。

  [提問]請同學們讀“中國地形圖”,參考P33圖3·15說說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點出以上三個盆地均處內陸,內部都較平坦,有沙漠、戈壁;不同的是它們的海拔,柴達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位于地勢第一階梯,而前兩個盆地位于地勢第二階梯。)

  [板書]3.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多沙漠戈壁。

  [講述]位于四川省東部,被山嶺、高原環繞的四川盆地內部,與前三個盆地有明顯的不同。

  [提問]請說出四川盆地內部地形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指出以上三個盆地內部較平坦而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

  [板書]4.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成都平原較為平坦

  [講述]四大盆地各有特色,請同學們用比較法學習、記憶。

  [練習]1.四大盆地名稱,在圖上指出它們的位置,說出它們分別在地勢的哪級階梯上。

  2.哪個盆地海拔最高?哪個盆地面積最大?哪些盆地位于內陸?

  3.成都平原在哪個盆地中?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哪個盆地中?

  4.哪個盆地中有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哪個盆地東部多沼澤、鹽湖?

  (布置作業 )選做復習題2。

  【板書設計 】

  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二、四大盆地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和主要特征。

  2.進一步培養學生查閱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分析、運用中國地形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及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1.中國地形圖(分層設色掛圖)

  2,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圖(板圖或投影)

  3.新疆“三山夾兩盆”地形示意圖(板圖或投影)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四年制2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四大高原”,后面半個(或1個)課時講完“四大盆地”。 

  【教學方法】

  “比較法”講述和討論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掛圖]掛好“中國地形”掛圖

  [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請注意觀察地形圖,說出我國西部和東部各以什么地形為主?(學生回答,教師重復強調西部以高山、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

  (講授新課)

  [查閱地圖]請同學們在地圖冊中的中國地形圖上找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板書]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指圖講述]讓我們在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上一一找到四大高原。(以下講述教師應注意放慢節奏,指圖要準確,以便學生邊聽講邊在地圖冊上查找有關地名。下面劃橫線的高原名稱由學生齊聲答出。)

  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占全國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國北部,東起大興安嶺,西至祁連山麓,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

  西起祁連山脈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面大約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高原為鄰,南到秦嶺的高原是黃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東部和貴州省大部分,地勢明顯表現為西高東低,海拔從xx米下降到1000米的高原是云貴高原。

  [展示圖片]出示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中國地圖。分別請四位同學上講臺指圖說出四大高原的位置,教師糾正。

  [討論]請同學們閱讀“四大高原”一段課文及有關插圖,分別介紹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讀書讀圖之后,組織學生發言討論。教師應加強引導,提醒學生讀有關插圖及彩圖,并可簡要解釋黃土高原上的黃土來歷、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書]

  l、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一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練習]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把四大高原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用直線連結起來。

  [板書]二、四大盆地

  [講述]請同學們在分層設色中國地形圖上找到天山山脈,看天山南北分別是什么地形。(學生回答)

  [[提問]人們談到新疆地形時,常有“三山夾兩盆”的說法。請同學們閱讀圖3·13,說出“三山”和“兩盆”的名稱。(學生回答,教師糾正或肯定)

  [展示圖片]“三山夾兩盆”示意圖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都位于西北內陸,周圍高山環抱,內部比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問]說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國最大的沙漠名稱和它的形成原因。(學生依據課本回答,教師強調“地處內陸”和“地形封閉”兩點)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周圍高山上有很厚的冰川、積雪。當天暖的時候,冰雪消融,山麓地帶有了水就可以長草、植樹、種莊稼。在黃色的沙漠區,這種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叫做“綠洲”。歷史上,天山和昆侖山的山麓地帶就是“絲綢之路”上溝通亞歐大陸的一段“綠色通道”。

  [提問]1.為什么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會有綠洲分布?水源是從哪里來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線大多繞經盆地的邊緣,這是什么原因?(教師提示學生也從水源、綠洲分布等方面考慮)

  [講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與前面兩個盆地既有相同點又有明顯的差別。

  [提問]請同學們讀“中國地形圖”,參考p33圖3·15說說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點出以上三個盆地均處內陸,內部都較平坦,有沙漠、戈壁;不同的是它們的海拔,柴達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位于地勢第一階梯,而前兩個盆地位于地勢第二階梯。)

  [板書]3.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多沙漠戈壁。

  [講述]位于四川省東部,被山嶺、高原環繞的四川盆地內部,與前三個盆地有明顯的不同。

  [提問]請說出四川盆地內部地形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指出以上三個盆地內部較平坦而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

  [板書]4.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成都平原較為平坦

  [講述]四大盆地各有特色,請同學們用比較法學習、記憶。

  [練習]1.四大盆地名稱,在圖上指出它們的位置,說出它們分別在地勢的哪級階梯上。

  2.哪個盆地海拔最高?哪個盆地面積最大?哪些盆地位于內陸?

  3.成都平原在哪個盆地中?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哪個盆地中?

  4.哪個盆地中有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哪個盆地東部多沼澤、鹽湖?

  (布置作業)選做復習題2。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二、四大盆地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和主要特征。

  2.進一步培養學生查閱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分析、運用中國地形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及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1.中國地形圖(分層設色掛圖)

  2,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圖(板圖或投影)

  3.新疆“三山夾兩盆”地形示意圖(板圖或投影)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四年制2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四大高原”,后面半個(或1個)課時講完“四大盆地”。

  【教學方法】

  “比較法”講述和討論

  【教學過程 】

  (新課引入)

  [掛圖]掛好“中國地形”掛圖

  [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請注意觀察地形圖,說出我國西部和東部各以什么地形為主?(學生回答,教師重復強調西部以高山、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

  (講授新課)

  [查閱地圖]請同學們在地圖冊中的中國地形圖上找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板書]

  一、四大高原

  [指圖講述]讓我們在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上一一找到四大高原。(以下講述教師應注意放慢節奏,指圖要準確,以便學生邊聽講邊在地圖冊上查找有關地名。下面劃橫線的高原名稱由學生齊聲答出。)

  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占全國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國北部,東起大興安嶺,西至祁連山麓,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

  西起祁連山脈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面大約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高原為鄰,南到秦嶺的高原是黃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東部和貴州省大部分,地勢明顯表現為西高東低,海拔從2000米下降到1000米的高原是云貴高原。

  [展示圖片]出示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中國地圖。分別請四位同學上講臺指圖說出四大高原的位置,教師糾正。

  [討論]請同學們閱讀“四大高原”一段課文及有關插圖,分別介紹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讀書讀圖之后,組織學生發言討論。教師應加強引導,提醒學生讀有關插圖及彩圖,并可簡要解釋黃土高原上的黃土來歷、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書]

  l、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一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練習]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把四大高原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用直線連結起來。

  [板書]二、四大盆地

  [講述]請同學們在分層設色中國地形圖上找到天山山脈,看天山南北分別是什么地形。(學生回答)

  [[提問]人們談到新疆地形時,常有“三山夾兩盆”的說法。請同學們閱讀圖3·13,說出“三山”和“兩盆”的名稱。(學生回答,教師糾正或肯定)

  [展示圖片]“三山夾兩盆”示意圖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都位于西北內陸,周圍高山環抱,內部比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問]說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國最大的沙漠名稱和它的形成原因。(學生依據課本回答,教師強調“地處內陸”和“地形封閉”兩點)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周圍高山上有很厚的冰川、積雪。當天暖的時候,冰雪消融,山麓地帶有了水就可以長草、植樹、種莊稼。在黃色的沙漠區,這種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叫做“綠洲”。歷史上,天山和昆侖山的山麓地帶就是“絲綢之路”上溝通亞歐大陸的一段“綠色通道”。

  [提問]1.為什么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會有綠洲分布?水源是從哪里來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線大多繞經盆地的邊緣,這是什么原因?(教師提示學生也從水源、綠洲分布等方面考慮)

  [講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與前面兩個盆地既有相同點又有明顯的差別。

  [提問]請同學們讀“中國地形圖”,參考P33圖3·15說說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點出以上三個盆地均處內陸,內部都較平坦,有沙漠、戈壁;不同的是它們的海拔,柴達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位于地勢第一階梯,而前兩個盆地位于地勢第二階梯。)

  [板書]3.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多沙漠戈壁。

  [講述]位于四川省東部,被山嶺、高原環繞的四川盆地內部,與前三個盆地有明顯的不同。

  [提問]請說出四川盆地內部地形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指出以上三個盆地內部較平坦而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

  [板書]4.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成都平原較為平坦

  [講述]四大盆地各有特色,請同學們用比較法學習、記憶。

  [練習]1.四大盆地名稱,在圖上指出它們的位置,說出它們分別在地勢的哪級階梯上。

  2.哪個盆地海拔最高?哪個盆地面積最大?哪些盆地位于內陸?

  3.成都平原在哪個盆地中?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哪個盆地中?

  4.哪個盆地中有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哪個盆地東部多沼澤、鹽湖?

  (布置作業 )選做復習題2。

  【板書設計 】

  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二、四大盆地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篇4

  教學目標 

  1.能在中國地形圖上準確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位置,并說出各自的邊界山脈。知道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主要特征。

  2.知道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的共同特點。學會用比較學習法比較同類地理事物,并能在比較中抓住重點。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國地形多種多樣,自然條件復雜,并能清楚地知道復雜自然務件的優勢與不足。

  教學重點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位置及特征。

  教學媒體

  “中國地形圖”,各高原景觀圖,各盆地地形示意圖。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指“中國地形圖”,請學生回答:

  ①我國地勢特點是什么?

  ②請同學在“中國地形圖”上指出各階梯的界限山脈。

  ③根據“中國地形圖”說出第一、第二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類型。

  【教師點題】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我國的高原和盆地。

  【板書】

  【教師引導】首先,大家看各個高原在我國所處的位置。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第二,大家再看各個高原的邊界山脈及其所在的省級行政區。

  【教師引導】看課本上的景觀圖及課文,還可以給學生看關于四大高原風光錄像片,觀察四大高原有何特點。

  【教師提問】在讀“中國地形圖”時,同學們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國四大高原在地形特征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補充概括】海拔較高,頂部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的廣大地區,就是高原。

  同學們再觀察“中國地形圖”。

  總結一下四大高原的不同點,要求學生討論后填寫表格。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概括補充】

  【板書】

  一、四大高原

  【投影】

  【教師引導】為什么各個高原又有著如此大的差別,它們是怎么形成的呢?

  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1頁“讀一讀”,在解釋黃土高原成因的同時,簡單介紹青藏高原、云貴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點,以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的求知欲。

  【教師引導承轉】在第一、二階梯上,除高原外,還有四大盆地。

  【板書】二、四大盆地

  【引導學生】指地形圖,請學生想象盆地的形態。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根據地形圖,指出各盆地的外圍山脈。

  同時看課本第32頁各盆地分布示意圖,并對照“中國政區圖”,判斷各盆地所在的省區。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概括補充】

  【投影】

  【引導讀書】請同學們看課本第32~33頁,總結各盆地特點、并填表。

  【教題概括補充】將表格補充完整。

  【教師引導】比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點。請學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區的自然條件如何?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補充總結】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區,或高寒,或沙漠廣布,或地面崎嶇、溝壑縱橫。總之,它們的自然條件惡劣。所以,這些地區目前仍是我國經濟相對貧窮落后有待發展的地區;但由于其自然條件獨特,在近些年也充分展示了發展潛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達本盆地的鉀鹽、青藏地區的牦牛、內蒙古的畜牧業、四川盆地的農業以及新疆、內蒙、云南等邊境地區的邊境貿易、旅游業正在蓬勃發展。若能加大這些地區的經濟、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設,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區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我國新的經濟熱點地區。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教師總結】總結本課重點內容。

  小資料

  ①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峻最年青的高原。具有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大部分湖面海拔在4100~5000米之間,如納木錯湖面海拔4718米,有天湖之稱。

  ②云貴高原的巖溶地貌分布廣、類型多、形態奇特,尤以云南路南石林、貴州的奇峰異洞聞名于世。由于構造上升和河流強烈切割,致使山高谷深,地形崎嶇,人們多用“地無三里平”來形容這個高原的地貌景觀。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第三節 半導體(精選2篇)

    *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二)教學目的1.常識性了解什么叫半導體和常見的半導體材料.2.常識性了解半導體具有的三種特殊的電學性能.(三)教具演示實驗:四節干電池,量程是5毫安的電流表,鍺晶體二極管(2AP型)一只,玻...

  • 第三節 人體概述(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識別組成人體的器官和系統,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2.舉例說出人體各系統的主要功能。3.舉例說明人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互統一的。教學重點:1.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

  • 第三節 事物發展的趨勢 教案(精選2篇)

    第三節事物發展的趨勢 教案一、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1、新事物為什么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呢?(或:①新事物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②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第一,事物符合客觀規律,代表了事物的發展方向,具有強大的生命...

  • 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精選3篇)

    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把地球叫做地球村,我們人類都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生活的形式是聚居在某一個地點上。這個地點,我們把其稱為聚落。...

  • 第三節 沼蝦(精選2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沼蝦形態結構的學習來了解甲殼綱動物的基本特征。2.通過比較沼蝦和蟹的形態結構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種的動物體上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結構,從而確定它們之間的分類關系。...

  • 第九章第三節腦和腦神經 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腦的大體結構及部分腦神經的分布和主要作用;2.理解大腦和小腦的基本功能。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抽象概括成應帶有理性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概括知識的能力。...

  • 三節班會教案(精選5篇)

    環節一:走進春天詩朗誦《走進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環節二:歡樂春天1、女生獨唱:stayhereforever2、現場書法表演3、合唱:《和你一樣》(原唱李宇春)4、游戲(考驗信任的團隊游戲)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大家感受進入春天的歡樂、祥和的.氣氛...

  • 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通用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能舉例說出降水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2.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3.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柱狀圖,并讀圖說明降水變化的規律。...

  • 第三節力的圖示教案(精選4篇)

    (一)教學目的1.理解力的三要素。2.會畫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二)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什么?2.在物理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計是什么?3.力作用在物體上能產生哪些效果?二、新課引入力的效果是改變物體的...

  • 第三節 新加坡(精選8篇)

    第三節 新加坡(選學)教學目標1.了解新加坡的位置特點、領土組成及居民構成,并了解新加坡的經濟特點及發展原因。2.通過對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 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第三節---系統的設計教學設計(精選6篇)

    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第三節---系統的設計.ppt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第三節系統的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系統設計是研究和認識系統的目的,本節教學內容應圍繞系統設計展開。...

  • 第三節  降水和干濕地區(精選9篇)

    教學目標1.閱讀有關圖像,知道我國降水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特點,記住400mm、800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2.知道季風的概念、特點,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布以及我國的干濕地區。...

  • 第三節 認識世界的兩條路線 第一框 兩條不同的認識路線

    第一課認識世界尊重實際第三節認識世界的兩條路線第一框兩條不同的認識路線(a)一、教學目標1、知識、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明白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了解唯物主義的發展過程及具體表現形式,具備一定分辨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觀點...

  • 專題四第三節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教案

    專題四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通史概要:本專題主要講述新中國成立以后的50多年來,中國政治建設的基本歷程和爭取祖國統一的基本方略和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奠定了中國政治建設的基石。...

  • 第三節 了解國情 立足國情教案

    第三節 了解國情 立足國情教案一、新課導航學習重點:主觀必須符合客觀的觀點,分析黨的基本路線與我國國情的關系。學習難點:了解國情、立足國情想問題、辦事情的自覺性二、課前自學序號內容了解理解運用1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同社會主義現...

  • 高一地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天码无卡在线观看 | 奶茶视频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绿巨人 |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看第二 | 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y☆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77奇米影视 |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3D | www99re最新地址获取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 久草在线免费福利资源 | 在线观看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有码+日韩+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91久色| 少妇淫片a特黄 | 伊人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 97国产色 | 亚洲AV无码久久三宫椿系列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 永久91嫩草亚洲精品人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中国产一级a毛片四川女 | 亚洲一区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 一级片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浪潮的隐私保护 | 日日夜夜草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4p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色道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四区五区 |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