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課時)
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測定;能舉例說出降水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2、初步學會閱讀、繪制降水柱狀圖。
3、通過對降水的學習,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閱讀、繪制降水柱狀圖
●教學方法
啟發式談話、圖像分析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法1 教師在黑板上掛出降雨和降雪景觀圖。向學生提問:這兩幅景觀圖各表示什么天氣?(降雨、降雪)降雨和降雪是我們常見的天氣現象,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我們統稱為大氣降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方法2 創設環境,引導學生自覺地、積極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之中。用一段視頻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種天氣現象,最后畫面定格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種降水的形式,使學生觀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或可以直接通過事先準備好的卡片或簡單的工筆畫)推出課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講授新課]
(板)一、降水與生活
(板)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問1:當老師提到降水時,你是怎么理解降水的?(學生自由回答)
明確降水的概念: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
討論:引入:天氣多變,降水的形式多樣,你發現自然界還有哪些形式的降水?分組討論回答。(如雨夾雪,雨夾冰雹,人工降雨等,但是要注意露霜霧是在近地面由于氣溫和氣壓變化形成的,因此不屬于降水。)
問2:在各種各樣的降水當中,你覺得在咱們重慶地區,哪種形式是最主要的?
降雨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轉折:你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里邊關于降雨的大小有哪些等級劃分?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板)2、降雨的等級(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師生互動:生活中,人們并不是嚴格按照氣象部門的標準對降雨進行等級劃分,而是根據感受來進行判斷。如:毛毛雨——春秋,暴雨——夏天午后等。當下毛毛雨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多愁善感,情緒低落)下暴雨的時候你又有什么感受?(痛快,倍感清爽)雨后天晴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精神振奮)
轉折: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發現降水對人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其實,降水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影響更大。
(板)3、降水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活動提供話題p54:
a.連續24小時的暴雨; b.陰雨連綿一個月;
c.有近兩個月沒有下雨; d.某城市下了大雪;
活動步驟:
a教師活動思路:
a.讓學生閱讀第一項教材給出的影響案例,以此做參照,思考降水從哪些方面影響人類的活動;
b.把學生分成六人一組,每組討論剩余三項中的一項,并形成共同意見;
c.各組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讀本組的結論;
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補充話題嗎?
b學生活動步驟:
1.各小組根據話題的要求,進行發散思維。
2.全班交流。
3.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