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教學要求
1.能舉例說出降水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2.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3.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柱狀圖,并說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降水柱狀圖的閱讀和繪制;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的閱讀。
難點:等降水量線的閱讀要領。
三、教具準備:量杯、投影片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教學媒體
導入新課
[提問]:天氣預報里除了氣溫外,還講到哪方面的內容?
[引入]:今天我們講授的是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講授新課
[板書]: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 降水與生活
[提問]:降水有哪些形式呢?(請學生發言,補充降水的形式——雨、雪、雹、霧等)
[提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天氣預報里劃分降水等級的符號有多少種?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如何判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描述各等級降水的情況及人們的感受——提示學生從雨滴下降形狀、雨聲、積水等判斷。)
[閱讀]:讓學生看閱讀材料“降水量的測量”,加深對降水量的理解。
[活動]:
l 讓學生閱讀影響案例,以此做參考,思考降水從哪些方面影響人類的活動。
l 把學生分成三組,每組討論剩余三項中的一項,并形成共同意見。
l 各組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讀本組的結論。
(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說出兩三個方面就可以了,關鍵是由此使學生認識降水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第2題
l 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能認識到:降水適時、適量,對農作物生長非常有利。
[轉折]:氣溫變化用氣溫變化曲線圖來表示,那么降水變化用什么來表示呢?(從降水量柱狀圖上做直觀判讀)
[板書]:二、降水的季節變化
[看圖判讀]:教師給出兩幅投影片,讓學生比較兩圖的異同,主要抓住兩點,其一是全年各季節降水分配是否均勻;其二是哪個季節多,哪個季節少。
[活動]:第1題
l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要求后,提醒學生將圖3.20與圖3.19a、b相比較,認識到不同地區降水季節變化的不同。
l 補充幾例降水柱狀圖讓學生判讀。
[活動]:第2題
參考上一節繪制氣溫曲線圖中的教學建議,讓學生畫一幅降水柱狀圖。
[轉折]: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我們用什么來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呢?
[板書]:三、降水的分布
[活動]:引導學生總結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
l 本項活動只要求學生從圖上讀出結論,不需要解釋原因。但在學生讀出世界“雨極”時,可提醒學生注意,乞拉朋齊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坡(迎風坡),其降水多是地形雨。
[擴充]:給出氣溫變化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的拼合圖,引導學生根據圖來判讀該地的氣溫和降水規律,為下一節學習“世界的氣候”做好鋪墊。
雨、雪、冰雹、霧等。
思考回答。
閱讀。
住房、交通、農業等。
討論、回答。
討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