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上節了解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那么作為一個地方氣候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降水了。本節我們就要了解降水和我們生活的關系、季節變化以及它的分布。
一、降水與生活
1、降水的概念
從大氣中降落的水(h2o)如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此外,霧、露、霜等也屬降水。
2、形式:降雨是降水主要的形式。
降雨分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四種形式。
3、降水量的測量
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個不漏水的鐵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儲水瓶,另外還配有與儲水瓶口徑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時,雨水通過漏斗流入量杯內。從量杯上讀出的刻度數(毫米)就是降水量。降雪的測量方法大同小異,最后都是化成水來讀取。p54
▲活動:p54
通過活動我們知道:降水與人民生產、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直接影響到人民的工業、農業、交通和日常生活。
二、降水的季節變化
1、一個地方一年內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區別的,并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季節變化。
2、某地降水量在一年中各月降水的多少,我們用各月降水柱狀圖來表示。p55兩幅圖為兩地的降水柱狀圖,反映出世界各地降水的季節變化迥異:
一年內,有的地方(如a地),各月降水都很多且均勻。;而有的地方(如b地),夏季多雨而各月降水較少。
▲活動:p55
1、看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回答問題:(略)
2、畫一幅降水量柱狀圖(略)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線圖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人們根據世界各地的氣象記錄,把同一時段內降水量相同的地點,在地圖上用線連接起來,這叫做等降水量線。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線圖來表示。
2、降水的分布規律
我們可以從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上看出來,可歸納為“三多三少”具體列表如下:
地區 降水量多少 原因 影響因素
兩極地區 少雨 終年氣溫低,氣流下沉增溫,不易成云降雨(雪) 緯度位置
赤道地區 多雨 終年氣溫高,氣流上升冷卻,容易成云致雨
南北回歸線附近 西岸少雨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海陸位置
東岸多雨 夏季風來自海洋
中緯度地區 沿海多雨 受海洋來的濕潤氣流影響大
內陸少雨 距海遠,海洋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沿海受不到海風吹拂的地區少雨,如回歸線大陸西側。沿海受到海風吹拂的地區多雨。一般受低氣壓控制的地區多雨,受高氣壓控制的地區少雨。
3、影響降水的因素
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受地形的影響。
練習
1、下列地區,年降水量較多的是(b)
a.回歸線兩側的大陸西岸 b.回歸線兩側的大陸東岸
c.兩極地區 d.溫帶地區的內陸地區
分析: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規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地區多,兩極地區少;回歸線兩側的大陸東岸多,大陸西岸少;溫帶地區沿海地區多,內陸地區少。答案:b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d)
a.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少 b.從赤道向兩極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