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學分認定
深圳市育才中學 夏獻平[背景介紹]
高中生物一個模塊結束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學分認定。認定時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而對此沒有一個固定模式可借用,因此需要進行必要的探索和嘗試。
[案例描述]
育才中學的學生在進行《生物1:分子與細胞》模塊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平時的學習過程評價、模塊評價、模塊學分認定等過程。
一、平時學習過程評價
主要采取的辦法是,由值日班干或者科代表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如實地、及時地做好以下表格的登記工作。
(二)操作說明
1、有關內容的說明
課前準備:按時出勤,準備好學習用具等。
課堂表現:發言的主動性與正確性,行為規范,組織和參與活動的能力。
課后探究:主動提問的次數,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對以前作業改正情況,對布置的課外活動開展情況。
2、評價表格記錄的方法
可采取正負分值記錄。例如,無故遲到一次記“-1”分。主動發言一次記“+1”分,疑難問題回答正確 “+1”,一周小結一次。在下周公布結果。
二、模塊結束時評價
采取學生自評與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三)學習過程評價操作說明
根據我校新課程學分管理制度,學科類學分以模塊為單位進行考核。模塊考核必須從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過程評價,模塊考試成績三方面綜合評定。
1、 對學生模塊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即從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三方面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進行綜合評定。
2、 學習目標(指模塊學習目標明確,有自己的修習計劃并能根據實際進行調整等)、學習態度(指學習興趣、努力程度、互相幫助的精神等)、學習能力(指學習方法、習慣、質疑、反思、動手、創新、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平時的作業、測驗、實驗的表現等)的評價應該從模塊學習的全過程給予全面的綜合評定。
3、 評價的等級統一以“a”、“b”、“c”等級呈現,a為優良,b為合格,c為不合格。
4、 學生的自評、互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生按項目打出自評等級,并對小組其他同學打出互評等級,由小組長進行統計評定小組成員的等級。科代表和小組長負責監督各小組的評定情況。通過自評和互評的過程,使每個同學明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實行“從多”、“從高”、“三者相等取其中”的原則,小組評定結束后交給老師。
5、 老師匯總學生自評互評情況,結合自己的評價,最后確定該學生該模塊學習過程評價的等級。
三、學分認定
(一)模塊學習學分認定表
(二)說明
課程結業、學分認定應該從考勤、學習過程和模塊考核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評定結果以等級呈現:a(優良)、b(合格)、c(不合格),三方面評定都在b以上(含b)的才能授予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