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與細胞》綜合能力測試(一)
a.5 b.6 c.7 d.8
16.內質網與核膜、細胞膜相連,這種結構特點表明內質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擴展細胞內膜面積,有利于酶的附著 b.提供細胞內物質運輸的通道
c.提供核糖體附著的支架 d.參與細胞內某些代謝反應
17.最能體現同一生物不同細胞功能差異的是( )。
a.細胞核的大小和數量 b.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
c.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 d.細胞的大小和形狀
18.下列生物膜系統中,以“出芽”方式直接轉化的膜結構是( )。
a.核膜和內質網膜 b.線粒體膜和細胞膜
c.細胞膜和高爾基體膜 d.內質網膜和細胞膜
19.某細胞能吸收物質q,下列哪些實驗結果能說明細胞對物質q的吸收是以擴散作用為主的?( )
①當溶液中q的濃度低于細胞中q的濃度時,也會發生q的吸收 ②只有在有氧時才會發生q吸收 ③物質q的吸收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a.只有①和②能說明 b.只有②和③能說明
c.只有①和③能說明 d.①②③都不能說明
20.在馬鈴薯中,用打孔器打出兩圓柱體塊甲和乙,甲在蒸餾水中放1 h,乙在與馬鈴薯細胞液等滲的鹽溶液中放1 h,測定處理的圓柱體是否與原來的孔合適?( )
a.甲不合適,乙剛好合適 b.甲不合適,乙也不合適
c.甲合適,乙也合適 d.甲合適,乙不合適
21.根據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現象,可判斷( )。
a.細胞是死的還是活的 b.細胞呼吸作用的強弱
c.細胞膜上的載體數量多少 d.細胞營養物質的多少
22.下圖表示某植物相鄰的3個細胞,其細胞液濃度依次為甲>乙>丙,正確表示它們之間水分子滲透方向的是( )。
23.細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前提條件是( )。
a.膜的選擇透過性 b.細胞保持完整性 c.線粒體供能 d.核內有遺傳物質
24.酶具有極強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
①增加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 ②降低了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③提高了反應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④降低了反應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數量和性質不改變,可反復利用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25.綠色植物通過細胞呼吸合成的atp通常比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消耗的atp多還是少?動物細胞呼吸所合成的atp通常比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消耗的atp多還是少?( )
a.少,少 b.多,多 c.少,多 d.多,少
26.在空氣中含氧充足的環境里,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
a.乳酸菌發酵 b.人體內局部組織進行無氧呼吸
c.蛔蟲進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產生大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27.下列細胞的場所中不能產生co2和atp的是( )。
a.小麥細胞的細胞質基質 b.人體細胞的線粒體
c.酵母菌的細胞質基質 d.乳酸菌的細胞質基質
28.右圖表示氧氣濃度對培養液中草履蟲、圖綜3乳酸菌、酵母菌的細胞呼吸的影響,曲線a、b、c分別代表了( )。
a.酵母菌、草履蟲、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蟲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蟲
d.草履蟲、乳酸菌、酵母菌
29.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下列關于其在細胞內的含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含量少而不穩定 b.含量多而穩定
c.含量少而穩定 d.含量多而不穩定
30.生長期間的馬鈴薯,當塊莖的一部分露出地面時,幾天后就變成了綠色,這是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