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與細胞》綜合能力測試(一)
(2)3號試管加入碘液后出現(xiàn)橙黃色,說明了什么?(1分)
(3)如果反應速率過快,應當對唾液如何調整?(1分)
(4)該實驗的結論是什么?(1分)
(5)該同學在做驗證酶的高效性實驗時,按如下方法操作:(6分)
①將2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上1號和2號,并且各注入3%的過氧化氫溶液10 ml;
②用滴管吸取少量肝臟研磨液,迅速滴入1號試管中;
③再用該滴管吸取少量的氯化鐵溶液,迅速滴入2號試管中,作為對照實驗;
④觀察結果并驗證:輕輕振蕩2支試管,使管內物質混合均勻,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1號試管內先有氣泡逸出,但速率較慢;2號試管的氣泡雖然后產(chǎn)生,但速度快、氣泡多。如果用點燃但無火焰的衛(wèi)生香分別放在1號和2號試管的管口,發(fā)現(xiàn)2號試管口的衛(wèi)生香燃燒得更猛烈。請問:該同學所做的實驗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問題可能出在哪里?
45.(每空1分,共6分)1958年,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得將胡蘿卜韌皮部的一些細胞放進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最終發(fā)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圖是細胞培養(yǎng)形成胡蘿卜植株的示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附:胚狀體即等同于植物種子的胚的結構。)
胡蘿卜根部組織通過組織培養(yǎng),培育出新植株
(1)過程③由細胞團形成胚狀體要經(jīng)過 過程,其結果是 。
(2)過程②③④在生物技術中稱為 。在培養(yǎng)過程中,除了提供水分和必要的有機營養(yǎng)物質外,還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 和 。
(3)由韌皮部細胞培養(yǎng)成完整的植株證明了 。
46.(共8分)下圖為一項實驗裝置,用以測量種子萌發(fā)時,密閉容器中氣體容積的變化。每隔一固定時間,即調校x與y臂管內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過刻度尺量出氣體容積。容積變化與時間之間關系如右下圖所示。
(1)每次量度氣體容積前要調校液面水平的目的是 。(1分)
(2)在6h內氣體容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1分)
(3)種子仍能生存,而曲線于第10小時后保持平行不變,原因是 。(2分)
(4)試為此項實驗提供一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與此實驗不同的是 ,結果是 。(1分)
(5)如果采用帶葉的幼苗來代替萌發(fā)的種子做上述實驗,要對試管進行的處理是 ,(1分)其目的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