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因子的發現
小白鼠死亡
死亡的s菌中可能有使r菌轉化因子
5
提取4實驗死鼠
發現s活菌
死亡的s菌能使r菌轉化為s菌
為什么第四組實驗將r型活細菌和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導致小鼠死亡?(因為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使小鼠患敗血癥而死亡.)
格里菲思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實驗結論:已經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必然含有某種促成這一轉化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
(二)艾弗里dna轉化實驗(圖解)
艾弗里的思路
1.實驗材料:選用肺炎雙球菌。
2.假 設:dna是遺傳物質。
3.實驗操作:將s型細菌中的多糖、 蛋白質、脂類和dna等提取出來,分別與r 型細菌進行混合。
4.預期結果:只有dna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才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
5.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吻合。
6.分析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由此可見,科學家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從而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dna的作用。
但是,艾弗里轉化實驗所使用的dna中仍然含有極少量的蛋白質。因此人們認為不能完全排除蛋白質的作用。那么,還有沒有更具有說服力的方法來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呢?
證據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dna是遺傳物質
實驗過程及結果:
親代噬菌體
寄主細胞內
子代噬菌體
實驗結論
第一組實驗
32p標記dna
有32p標記dna
dna有32p標記
dna分子具有連續性,是遺傳物質
第二組實驗
35s標記蛋白質
無35s標記蛋白質
外殼蛋白質無35s
:某些不含有dna的病毒,其遺傳物質又是什么呢?
證據三: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的實驗——rna也是遺傳物質
結論:rna也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四、“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結論
想一想:
為什么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dna(脫氧核糖核酸)
核酸(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rna(核糖核酸)
五、“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超越科學家):自主探究
艾弗里的實驗雖然得到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可,但仍然有人提出了異議。你能分析一下這個實驗存在哪些不足嗎?應該怎樣改進呢?
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例題解析
【例1】將分離后的s型有莢膜肺炎雙球菌的蛋白質外殼與r型無莢膜的肺炎雙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體內,小白鼠不死亡,從其體內分離出來的仍是r型肺炎雙球菌。將分離后的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與r型肺炎雙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體內,則小白鼠死亡,并從體內分離出來了s型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以上實驗說明 ( )
a、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可以互相轉化
b、s型的蛋白質外殼可誘導r型轉化為s型
c、s型的dna可誘導r型轉化為s型,說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d、r型的dna可使小鼠致死
【答案】c
【解析】將分離后的s型有莢膜肺炎雙球菌的蛋白質外殼與r型無莢膜的肺炎雙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體內,小白鼠不死亡,說明s型有莢膜肺炎雙球菌的蛋白質不能控制產生出能致死的s型的肺炎雙球菌。將分離后的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與r型肺炎雙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體內則小白鼠死亡,并從體內分離出來了s型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說明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能控制形成新的s型有莢膜肺炎雙球菌,使生物致死。說明dna是遺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