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非細胞形態的生物——病毒
第3節非細胞形態的生物——病毒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知道病毒的基本特征以及病毒的形態和結構。
(2)舉例說出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關注病毒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2)體驗病毒的傳播方式。
(3)經歷采用信息技術等多種學習形式,關注人類與病毒作斗爭的歷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悟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
(2)正確看待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病毒的形態、結構
2.難點: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教師:研讀教學大綱、教材,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制定切實的教學目標。
收集相關的圖文資料,制作ppt課件。
學生:收集病毒性疾病及其病毒的相關資料,并作歸納總結。
四、教學過程:
師:通過第三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命的結構基礎是什么?
生:細胞。
師:對。但是,地球上還存在著一種生物,它們雖然沒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這些細胞結構,但它們同樣也能進行新陳代謝、繁殖、遺傳和變異等生命活動。你們知道這是哪類生物嗎?
生:病毒。
師:是的。
ppt: 第三章生命的結構基礎
第三節 非細胞形態的生物——病毒
師:近年來全球有許多危害較大的流行性疾病都與病毒有關。大家肯定在各種媒體中都看到或聽到過。你們能說說看嗎?
生:禽流感、口蹄疫、手足口病、非典型性肺炎、瘋牛病……
師:(糾正學生說得有些疾病可能是細菌引起的)由于課堂時間緊湊,所以我請大家在課前利用學校和家里的網絡信息,收集1~2例病毒性疾病,并對該疾病的特點及其病毒的特性等進行一下知識性的歸納總結。剛才,我利用預備鈴后的2分鐘時間,粗略地看了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下面,我們就利用幾分鐘時間來請些同學講講他們的學習成果好嗎?
ppt:談談對病毒性疾病及其病毒的認識
生甲:介紹手足口病
生乙:介紹禽流感
生丙:煙草花葉病
生丁:噬菌體侵染綠膿桿菌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再請其他同學作介紹了。課后,請大家再相互傳閱交流各自的學習成果吧。從剛才三位同學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病毒感染的生物群體范圍非常廣泛,有人類、動物、植物,甚至還有細菌。因此,生命科學上根據病毒寄生的生物種類不同,將它們分成三類,你們想想看是哪三類?
生: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
師:非常正確。
板書:一、病毒的種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不過,不論是哪種病毒,它們有許多生理特性是一樣的。你們能否從剛才三位同學的介紹以及自己的課前學習中總結出病毒的一些生理特性呢?
大家可以根據我這些提示性的思考題來回答:
ppt:
二、病毒的形態和結構
1. 大小。(大或小到什么程度?)
2. 結構。(即由哪幾個結構組成?)
3. 化學成分。(即物質基礎是什么?)
4. 生活習性。
5. 對被感染生物的影響。
生:小到必須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