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非細胞形態的生物——病毒
有外部的衣殼和中心的核心構成。
蛋白質構成衣殼,核酸構成核心。(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
寄生在特定的活細胞中;非寄生時,呈結晶狀態。利用寄主細胞內的化學成分和細胞結構進行復制繁殖。
危害到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動甚至導致其死亡。
板書:1.很小
2.結構上由核心與衣殼組成
3.含有遺傳物質(dna或rna)和蛋白質兩類化學成分
4.營寄生生活
師:下面,我們來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病毒與人類的關系。你們先來講講如何?病毒與我們人類是怎樣的關系呢?或者說病毒對我們人類有哪些影響?
ppt: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生:既能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又可以導致農業、畜牧業的收益減少,但也可以被人類所用,造福人類。
ppt:危害人體健康、減少經濟收益、造福人類
師:由于病毒是寄生性的,如果病毒寄生在我們人體細胞中,就會危害到人體健康;如果寄生在農作物細胞或養殖類動物細胞中,就會導致我們人類的收益減少;但是同樣利用它的寄生性,如果寄生在危害人體健康的細菌細胞內或寄生在危害農作物的昆蟲細胞內,就會給我們人類造福。還比如說,郁金香就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花色才從原來單一的鮮黃色或紫紅色變成了現在的五彩繽紛,從而給我們人類帶來美的享受。所以,關鍵看我們如何對病毒進行趨利避害了。
那么,
ppt:
1. 病毒的危害能否預防?(進一步問——怎樣預防?)
2. 我們人類能否采取有效措施來避免病毒的感染?
3. 危害人體健康病毒能否被人類戰勝呢?
生:只要避免病毒的感染,就能預防病毒的危害。
通過切斷感染途徑,通過采取措施消滅病毒,通過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等辦法來避免感染病毒。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病毒最終都能被人類戰勝。
師:其實避免被病毒感染的辦法有好多:
1.由于不同病毒感染人體的途徑是不一樣的。比如,乙肝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流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系統傳播;狂犬病和禽流感的病毒傳播與得病的寵物或家禽有關等。所以,只要針對各種病毒的感染途徑,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我們人類就能避免被病毒感染,也就能預防病毒的危害。
2.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病毒耐冷怕熱的特點,利用干燥、紫外線或化學藥劑將其消滅,從而避免被其感染。
3.另外,我們還可以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而且,絕大多數的病毒即使感染了人體也能被人類用特效藥物將其殺死,從而使人體恢復健康。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引起艾滋病的病毒hiv病毒。
ppt:艾滋病及其防治
師:先來讓我們聽聽x同學對它的介紹吧。
生:hiv病毒又被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感染免疫系統中的t淋巴細胞,最終導致其破裂死亡,從而使整個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減弱以至最終喪失。對于這樣的患者,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能要了他的命。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無特效的藥物和疫苗可以控制hiv病毒的感染。同時,hiv感染又是一種慢發病毒感染。如果未經治療,絕大多數人一般從感染到發病要xx年以上時間。只有10%的人在感染后的2~3年就可發展成艾滋病的。所以,這又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判斷感染群體,從而避免自身被感染帶來了很大困難。這也是世界上艾滋病率在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即hiv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有三種:1.性接觸傳播;2.接觸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傳播,包括輸血、共用注射器;3.母嬰間通過血液或乳汁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