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大現代建筑(一)
經決策部門認真研究,“鳥巢”最終被確定為xx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中國國家體育場的最終實施方案。
滿足奧運需求,重視“后奧運開發”
——不僅要筑造歷史性建筑,而且要體現節儉辦奧運理念,為實施“后奧運開發”奠定基礎
許多看過“鳥巢”設計模型的人這樣形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的一個溫馨鳥巢!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的確,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讓人驚嘆的是,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賦予體育場以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和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這種均勻而連續的環形也將使觀眾獲得最佳的視野,帶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并激勵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沖刺。在這里,人,真正被賦予中心的地位。
更為匠心獨具的是,“鳥巢”把整個體育場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將很多附屬設施置于地形下面,這樣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資,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廣場的邊緣緩緩降落,依勢筑成熱身場地的xx個露天座席,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并再次節省了投資。
評審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評價說,這個建筑沒有任何多余的處理,一切因其功能而產生形象,建筑形式與結構細部自然統一。
評審委員會和許多其他建筑界專家都認為,“鳥巢”將不僅為xx年奧運會樹立一座獨特的歷史性的標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上也將具有開創性意義,將為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建筑發展提供歷史見證。
設計并搭建“鳥巢”不易,要讓“鳥巢”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生機與活力更為不易。據介紹,“鳥巢”設計之初和深化設計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節儉辦奧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滿足奧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鳥巢”共設10萬個座席,其中8萬個是永久性的,另外兩萬個是奧運會期間臨時增加的。
在此基礎上,設計中將“鳥巢”的功能與周圍地區日后定位乃至整個城市的中長遠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考慮。根據已確定的規劃方案,“鳥巢”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賽后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商務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相當長時期內,也將成為參觀旅游的熱點地區。同時,“鳥巢”在設計建設中,還在場地和空間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場館利用效率,除能夠承擔開幕、閉幕和體育比賽外,還將滿足健身、商務、展覽、演出等多種需求,為成功實施“后奧運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在探索中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
——運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促奧運“鳥巢”孵出產業“金蛋”
作為社會公益項目,過去體育場館建設一般由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經營,出現虧損則由財政補貼。這導致許多體育設施在建成后往往成為政府財政補貼長期甩不掉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