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施》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介紹
本節課內容為本節的第四課時,是本節、本章、本書的最后一個課時。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結構、流程、系統、控制與設計的關系。設計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且《技術與設計2》大部分都是圍繞著設計這個主題來展開的。
結構是設計的基礎,流程是設計的方法,系統是設計的保障,控制是設計的關鍵。
本節課可使學生了解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思路和步驟,以電加熱器的設計為例,實現發熱、包層、控制、定時、過熱保護等,這電加熱器,大部分的學生都有一定的使用各損壞加熱器的經驗,作起來有一定的實踐性。
【學情分析】
學生對一些產品有一定的使用經驗,這些經驗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通過控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使學生對一定的實踐經驗的生活經歷,上升到一定的理論認識,對失敗的使用經驗,能從控制與設計的角度重新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簡單被控制對象的基本特征。畫出系統方框圖,形成初步設計方案
(2) 能設計制作一個控制方法,能進行模擬控制并調試。
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式的探討和實踐改良的技術活動,提高分析能力,培養探究精神。學習權衡的思想。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通過對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施的分析,體會產品設計中人性化的設計思想。
(2) 培養認真嚴謹的態度,進而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3)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技術課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重點: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思路。
難點:閉環系統的設計。
關鍵:案例分析與方框圖的繪制。
【教法設計】
(1)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實例,探究控制系統設計與實施的含義。
(2)通過體驗活動,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歸納總結控制系統設計與實施的方法。
(3)講解設計的一般思路,要有所側重,從眾多的因素中選出重點的,不必面面俱到。
(4)通過實踐改造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領悟,創新的設計思想,并引導學生思考實現合理的設計與控制還要考慮的因素。
【學法設計】
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式學習”,通過嘗試——發現,探索——研究的過程來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在老師的幫助下,把生活中的經驗逐步與控制系統聯系起來,通過動手實踐、改造,親身體會這種控制實施方法,體驗成就感!
【教學資源準備】
以學生動手做與設計方框圖為主,制作電吹風控制系統的視頻,課件容納一些視頻和例子說明及方框圖的展示。
【教學策略】
本節書從理論上講內容較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為了能有較好的課堂效果,設計如下:
(1)通過一些具體的生活中例子對比來導入有關控制的設計方法,從而引入課題。
(2)教師根據課本中的案例,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習的自主能力。
(3)尋找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典型的《電吹風》《電曖氣》(有開環與閉環兩種)等案例,利用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抽水馬桶水箱不適合農村的學生,自動升旗控制的設計,難度相對高些,但比較實用,但要結合學生玩電動車的經驗。
(4)老師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為主體,在學生掌握的基礎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設計。設計個改進身邊的一些控制系統,從而使得學生完成本課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