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與強度
4.出示幻燈片3:三角形框架(結實、穩定、用材料最少)
5.出示幻燈片4:鉆石的結構(難以置信的強度)
6.出示各種梁、框架實物和幻燈片5:
7.小試驗:
要求:
(1)分組:分6個小組進行(2個三角形組、2個圓形組、2個正方形組)。
(2)場地:以大教室為好。
(3)器材:卡片紙、直尺、剪刀、膠水和重物等(每個學生每人1套)。
(4)安全:強調工具的安全使用。
試驗目的:
通過動手制作不同截面形狀的構件做懸梁并完成其強度的測試,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結構的強度與結構的形狀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試驗是推進技術不斷進步的重要方式。
試驗準備:
每個學生每人1套卡片紙、直尺、剪刀、膠水和重物等。
試驗過程:
1.每兩組分別制作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紙筒。每個小組推薦1名代表上臺做懸掛重物測試。
2.分別將不同形狀的紙筒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類似于跳水運動員起跳的跳板,形成懸梁結構。
3.分別在不同形狀的紙筒的另一端掛重物。
試驗總結和評價:
1.需要比較得出哪種形狀的紙筒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在進行試驗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2.哪一種截面形狀的懸梁承受的重力大?為什么?
3.設想用截面為凹槽形狀的桿件做懸梁,凹槽側向放置與向上放置所承受的重力是否不同?如果有條件,可以進行試驗。
4.對學生個人和小組試驗情況進行評價。重在評價試驗過程,而不應重在評價試驗結果。
8.出示幻燈片6:結構的材料與連接
9.出示幻燈片:結構構件的連接通常有以下兩類
10.完成馬上行動1(或者作為課后練習):
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填寫下表。
11.完成馬上行動2(或者作為課后練習):
1.對一個用4根小木條釘成的相片框,使它更牢固的做法是什么?
2.在自行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中,三角架屬于[u] [/u]連接;
剎車連桿之間屬于[u] [/u]連接;
輻條與鋼圈之間屬于[u] [/u]連接。
3.比較左圖中同一結構的幾種連接方式,請預言哪種連接方式的強度更好。
12.課后練習:閱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