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性質(精選2篇)
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性質 篇1
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性質
二、技術的性質
1.技術的目的性
2.技術的創新性
3.技術的綜合性
4.技術的兩面性
5.技術的專利性
1.技術的目的性
任何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都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活動的成果。它總是從一定的具體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的方法,從而滿足人們某方面的具體需求。
問題:雨傘滴水→目的:雨傘不滴水
案例分析
助聽器的發明
1.從什么具體目的出發_______________。
2.解決了什么具體問題_______________。
3.滿足了什么具體需求_______________。
技術的目的性體現在豐富多彩的技術活動之中。人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技術活動推進了技術的不斷優化和不斷發展。
2.技術的創新性
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術對人類富有挑戰意義的內在原因。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每一項技術的問世都是創新的成果,閃爍著創新的光芒。
討論2:有人認為技術創新就是一項發明的第一次應用。你是否贊同 ? 說說你的理由。
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技術創新常常表現為技術革新與技術發明。技術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的變革和改進,技術發明則是一項新技術的產生。歷史上一些重要的技術發明對技術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案例分析:瓦特蒸汽機與第一次技術革命
瓦特發明的蒸汽機是一種成本效益合理的動力機,它改變了人類過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作為主要動力的歷史,形成了一個以機器技術為主導技術,以機器加工、蒸汽動力、機械制造、鐵路運輸和鋼鐵冶煉等技術為主導技術群的技術體系,從而引發了第一次技術革命,把人類從手工業時期帶 到了機器時代。
討論3:蒸汽機的發明如何推動了技術的創新?你能列舉1-2個類似的實例嗎?
技術的創新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歷程,有時一個產品往往要經歷漫長的進化過程,需要不斷的更新換代。技術的不斷革新是通向技術發展之路的重要機制。
案例分析:顯示器的革新與電視機的創新
顯示器是電視機的核心部件。普通電視機常用的是陰極射線管。它經歷了從球面顯像管、柱面顯像管、平面直角顯像管到純平顯像管等革新過程。
液晶顯示器是一種平板顯示器,它經歷了從動態散射液晶顯示器、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到最新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的發展過程。
等離子體顯示器是發光型平板顯示器,它利用惰性氣體放電產生紫外線激勵平板內的紅、綠、藍熒光粉發光而產生彩色影像。
因顯示器的革新,電視機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產生了球面電視機、平面直角電視機、純平電視機、液晶顯示電視機、等離子體電視機等電視機。
思考:視機的創新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技術革新階段 ?
3.技術的綜合性
技術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性是技術的內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項技術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個學科、多方面的知識。
小到小板凳的制作技術 , 大到航空航天技術 , 都是多種知識共同作用的結果。
馬上行動:分析制作一個小板凳需要綜合運用哪些知識,在左圖中的小橢圓形空白處填寫這些學科的名稱。
完整案例第一部分點此下載
完整案例第二部分點此下載
完整案例第三部分點此下載
p.s:解壓時請指定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位置即可。
其余附件如下:
充電熨斗
多用方便更衣傘
防滑湯匙
技術的性質•學習目標
加法器
萊特
綠色雪糕柄
旗語
附教學反思
通用技術•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價值•技術的性質教學反思
海南華僑中學 王小勇
一、讓學生登上你的“興趣之船”
《通用技術》這門嶄新的課程為師生們展示了一個浩瀚無垠的知識、技能和情趣的海洋,如何引導學生在其中遨游,教師是至關重要的。要讓學生登上你的“興趣之船”,你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在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中,是從多種角度來激發學生興趣的。
1.利用科學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價值第1課時,我用《游戲•鉆紙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雖然簡單,但很能說明問題。學生在游戲中認識技術的作用,從而愛上《通用技術》。
2.利用群體競爭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價值第2課時,我設計了《游戲•數綠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用意在于:一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二是在學生動手的同時,認識到好的方法和好的工具是贏得競爭的重要手段,從而向學生傳達設計思想,掌握先進工具的意圖。
反思:教師必須建造自我的“興趣之船”。要讓學生對《通用技術》這門課程有興趣,教師首先要對這門課程感興趣,你就是船長,學生上不上你的“興趣之船”,完全在于你自己,別怪學生“打瞌睡”“沒興趣”,學生不希望你帶他們在岸邊轉一轉,他們希望你載著他們駛向更深、更遠。
二、讓學生登上你的“智慧”之船
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教好《通用技術》這門課也需要教師獻出自己的智慧。我在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中,是從師生共同展示自身智慧的過程中,互相貼近、互相靠攏,讓學生登上你的“智慧”之船。
1.教師展示自身的智慧之果。
在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性質第2課時,我展示了我的發明專利《兒童算術訓練卡》,學生感到發明并不神奇,也并不遙遠,“發明就在你身邊”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發明作品就在你身邊,一是發明人就在你身邊。
2.學生展示自身的智慧之果。
在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性質第1課時,我讓學生為病人設計和制作一個可數出任意粒數的藥瓶。學生們有很多創意,有的還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相信,學生們不久就會設計并制作出這個具有專利水平的小發明作品。反思:教師的智慧與學生的智慧必須發生碰撞,才能交相輝映,光彩奪目。教師是智慧的發布者和學生是智慧的接收者的觀念不可取,智慧沒有高低之分,師生平等了,何愁學生不登上你的“智慧”之船?
走進技術世界技術的性質 篇2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技術的性質
本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的關系后所要學習的,旨在告訴學生“技術是什么?”“技術怎樣?”。
二 技術的性質
教學分析
本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的關系后所要學習的,旨在告訴學生“技術是什么?”“技術怎樣?”。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學內容
1、技術的目的性。
2、技術的創新性。
3、技術的綜合性。
4、技術的兩面性。
5、技術的專利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知道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的重要性。
2、情感目標
認識技術的兩面性,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3、能力目標
了解專利的作用、有關規定及申請方法;能對相關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教學重點
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通過認識技術的兩面性,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1、技術的目的性
學生閱讀這部分內容。
分成4人一個小組討論下面三個問題:
助聽器的發明
①從什么具體的目的出發?
(使聽覺不太靈敏的人能自如地聽到外界的聲音、正常地與人交流)
②解決了什么具體的問題?
(將聲音放大、傳入耳中,體積小巧、方便佩戴)
③滿足了什么具體的需求?
(使耳聾人方便地與外界進行語言交流)
由三個小組分別回答一個問題。
2、技術的創新性
學生閱讀這部分內容。
討論:
①有人認為技術就是一項發明的第一次應用。你是否贊同?說說你的理由。
②蒸汽機的發明臺何推動了技術的發展?
教師分析電視機的創新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技術革新階段?(我們的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較缺乏,由教師直接分析)
3、技術的綜合性
(馬上行動)完成小板凳制作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學科的哪些知識填空。
一位學生朗讀“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科學:認識自然 是什么?為什么?
技術:改造自然 怎么辦?
聯系
科學研究是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發展反過來推動科學進步。
(馬上行動)分別舉出3個科學活動和技術活動的實例。并填在課文中。
4、技術的兩面性
學生閱讀這部分內容。
進行技術的兩面性辯論:
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提出一項技術,并說出它的正面,另一組說出它的反面,兩組間可進行反駁。要提到四項技術。
討論: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
支持或反對的分別說出各自的理由。
5、技術的專利性
學生閱讀這部分內容。
思考:為什么要建立專利制度?
專利的申請:
①提交申請階段
②受理階段
③初審階段
④發明專利申請公布階段
⑤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階段
⑥授權階段
課外作業
查閱有關空間技術的資料,分析它怎樣體現了技術的目的性、創新性、綜合性、兩面性和專利性等性質。
課后記
第一課時講前三個問題:1、技術的目的性。2、技術的創新性。3、技術的綜合性。第二課時講后兩個問題:4、技術的兩面性。5、技術的專利性。
在講技術的目的性進行“助聽器”案例分析時,學生對“解決了什么具體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
第二課時進行技術的兩面性辯論,學生發言熱烈,主要問題有“核技術”、“汽車技術”、“空調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有些班的辯論很激烈,有時達到互相攻擊的程度。在討論“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時學生的發言也是很熱烈的。所以用的時間比較多,講技術的專利性用的時間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