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設計成果(精選3篇)
展現設計成果 篇1
在技術設計活動中,發現了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提出了設計課題;接著的工作是進一步明確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行設計定位,完善設計課題。
教學分析
內容分析
在技術設計活動中,發現了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提出了設計課題;接著的工作是進一步明確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行設計定位,完善設計課題。再接下來的工作是制定設計方案,當設計方案出來以后,需要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原型或者模型,來展現設計,交流并檢驗設計思想及過程。而在動手制作原型或模型之前,了解一些有關材料、工具、設備以及工藝方面的常識,是十分必要的。這一章的學習就從材料的分類與性能開始,接下來就學習工具、設備與工藝常識。最后才進行原型或模型的動手制作學習。
對象分析
技術設計活動是一項創新活動,需要熱情,更需要冷靜。而在設計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熱情過量而冷靜不夠。尤其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段發展的原因,喜歡表現自己。當理解了一些技術設計知識、有了確定的設計課題,馬上就要將設計的原型或者模型制作出來。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同學們所具有的技術設計能力還很待提高,教學中這時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學習材料、工具、工藝等方面的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學習展現設計成果必須具備的知識。了解材料可以分為天然、合成與混合三類;了解材料的強度、彈性、韌性、硬度等幾種物理性能。了解在設計活動中選擇材料時需要考慮的內容。了解木工、鉗工的工具及設備。對工藝的一般過程等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原型與模型制作中的看圖、備料、下料、構件制作、組裝等技術活動的最基本知識。
過程與
方法
經歷技術設計活動中材料的分類、性能等常識的研討,初步認識合理選擇材料的方法。經歷對木工、鉗工的工具、設備、工藝常識等的最初步了解。體驗原型或模型制作活動中的看圖備料、下料畫線、鋸割、構件制作、組裝等工作的研討。
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對技術設計工作過程的了解與認識,體會技術設計工作要考慮多方面的問題,體會技術設計工作的艱辛。培養正確的從事技術設計工作態度,能夠安全而又負責任地參加技術設計活動。培養嚴謹、守信、勤儉、進取的良好品質。培養不怕困難,不屈不撓的意志。感受解決技術設計問題所取得的勞動成果及其喜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研討。2、技術設計活動中材料的合理選擇研討。
3、工具、設備、工藝常識的初步認識。
4、培養良好的從事技術設計工作的品質。
難點
木工、鉗工的工具、設備等使用技術學習與提高。
學生實驗操作場所安排與操作指導方法的提高。
同教學重點4。
課前準備教具
一、木工工具:1、鋸子;2、刨刀;3、羊角錘;4、手斧;5、釘沖;6、卷尺等。
二、鉗工工具:1、曲尺;2、樣沖;3、畫規;4、畫針;5、鋼鋸;6、銼刀等。
三、各種材料:1、玻璃杯;2、木塊;3、鋁合金;4、混紡布料;5、塑料制品等。
四、學生實驗材料與工具。五、安全衛生藥品等。
第一節材料教學實施方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提出:第三章的學習已結束,我們研討了哪些問題?
思考悟出:體驗設計實踐中設計課題的確定、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的表達與交流等。
回憶學習過的知識。
對于技術設計活動來說,在設計方案確定出來后,下一步的活動是什么?(板:第四章)
參看教材,思考悟出:制作原型或模型,來展現設計。
引出第四章的學習討論。
(板:展現設計成果)要制作原型或模型,首先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討論:工具;ひ眨煌賈劍徊牧希蛔約憾鄭晃屑庸さ取?/p>
引起討論,激發學習興趣。
課本是從什么開始研討的?
回答:從材料開始學習研討。
引出第一節學習。
板出:第一節材料
進行閱讀教材。
學習新課程。
常見的材料如何分類?
(板出:一、材料的分類)
回答:有三類。
研討材料分類。
天然材料有什么特點?
(板:1、天然材料)
討論:1、取材于大自然。
2、保持著原本特質。
天然材料的學習研討。
合成材料又叫人造材料,有什么特點?
(板:2、合成材料)
討論:1、人為地把不同物質經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
2、特質與原料不同。
合成材料的學習研討。
混合材料又是什么?
(板:3、混合材料)
討論:是天然材料與合成材料的綜合。
混合材料的學習研討。
分別示出小木板、砂子、水泥塊等,引出分類的討論。
討論:木板是天然材料;水泥塊是混合材料。
技術活動,材料分類的加深認識。
材料品種很多。下面認識其性能。(板出:二、材料的性能)。提出,材料的性能可以分為哪些性能?
討論:1、物理性能,2、化學性能,3、加工性能。
進行材料性能分類研討。
基本的物理性能首先要研討的是什么?(板:1、強度)
是強度,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壞的能力。
引出物理性能強度的研討。
強度又可如何分別?(板:①抗壓②抗拉③抗彎④抗剪)
看書討論:有抗壓;抗拉;抗彎;抗剪強度等。
從抗壓等四方面遂一進行研討。
強度下面要研討的是什么?
(板:2、彈性)
討論:是彈性,指材料受外力作用時,改變了形狀,當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復原來的形狀。
開展對物理性能彈性的研討。
彈性下面要研討的是什么?
(板:3、韌性)
討論:是韌性,指材料抗沖擊震動的性能。易敲碎是韌性差。
開展對韌性的研討。
韌性后還有什么要研討?
(板:4、硬度)
討論:硬度,指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損的能力。
開展對硬度的研討。
硬度后要研討的是什么?
(板:延展性)
討論延展性,是指材料受折、鍛、壓等外力,被改變形狀或被延伸,而材料沒有遭受破壞的性能,
開展對材料延展性的研討。
物理性能還有其他的嗎?
(板:6、其他)
還有耐久性、傳熱性、導電性等。
介紹其他性能。
不同的物品需要其制作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請同學們看97頁例子,展開討論。
思考、討論:幾方面的強度,還有彈性、韌性、硬度等。
進行課堂技術活動練習。
大家討論很投入,但時間關系,就要下課了。請回去把自己的認識填入97頁表格。
結束討論,收拾課本等。
安排課外技術活動,下課。
板書設計
展現設計成果
材料
一、材料的分類1、天然材料2、合成材料3、混合材料
二、材料的性能1、強度①抗壓②抗拉③抗彎④抗剪
2、彈性3、韌性4、硬度5、延展性6、其他
第2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研討的內容是材料的什么?
思考:材料的分類與性能。
復習鞏固。
接下來的內容是什么?
(板:三、幾種常用材料簡介)
幾種常用材料簡介。
引入新課學習。
舉起不同的物品問:這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鋼材、鋁材、木材。
激發學習興趣。
先來認識最常見的是木材。
[板:(一)木材]
思考:由樹木加工而成。被廣泛應用,是傳統、天然材料。
展開對木材的研討。
木材種類繁多,性能差異很大。
看書,聽介紹。
介紹木材種類等。
舉起杉木問,有同學知道這種木料的名稱嗎?
答:是杉木。
引導學生參加討論
這種木料一般都用來制作什么?
門窗、桌面等。
研討輕、軟木材。
這種木料的性能怎樣?
(板:1、質地較軟的木材)
討論:木質輕而軟;木紋順而直;容易加工;釘釘子時木板不易開裂;變形小等。
加深對輕、軟木材的研討。
有沒有質地較硬的木材?
討論:象荔枝;紫京;綢木等。
了解較硬木材。
這種木材一聞就有一股香味,有同學知道這是什么木材?
是樟木,學校中就有。比杉木稍硬,但不及荔枝等。
討論軟硬適中的木材。
(板:2、軟硬適中的木材)這種木料的用處、缺點各是什么?
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缺點是易變形。
繼續研討軟硬適中的木材。
舉起夾板問,可有同學知道這是什么木材?
是人造板材。
介紹膠合板。
(板:3、人造板材)這種材料有什么應用?
房子裝修、門板、家具等。
討論人造板材。
人造板材還有其他的嗎?
纖維板;刨花板;飾面板。
繼續研討人造板材
接下討論金屬材料。示實物
[板:(二)金屬材料]
看鋼材、鋁材、進行議論。
展開對金屬材料的研討。
黑色金屬與有色金屬如何區分?
含鐵與不含鐵。
繼續討論。
接下來討論塑料,[板:(三)塑料]
觀看塑料制品
展開對塑料的研討。
怎樣的是熱塑性塑料?
物態變化可循環。
熱塑性塑料研討
什么樣的是熱固性塑料?
物態變化不可循環。
熱固性塑料研討
材料種類是這么多,設計時如何選擇材料呢?(板:四、設計時如何選擇材料)
思考:1、材料自身的特性與設計產品相適應;2、材料與人、環境的有機聯系。
展開對選擇材料的研討。
選擇材料時要考慮的問題有7點,請大家進行閱讀與討論。
閱讀95——96頁,展開討論。
聯系教材學習如何選擇材料。
這一節課,我們了解木材、金屬與塑料三種材料。哪一位同學還能舉出還有什么材料?用途又是什么?
玻璃;河砂;竹子;泥土;貝殼;海水等。
以身邊的材料為例進行學習討論。
材料這一課教材用了兩節課研討,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思考、討論。
學習小結。
請同學們課后根據上面的討論認識,填寫97頁表格。
收拾課本,結束研討。
布置作業,下課。
板書設計
三、幾種常用材料簡介
木材1、質地較軟的木材 2、軟硬適中的木材 3、人造板材
(二)金屬材料(三)塑料
四、設計時如何選擇材料
展現設計成果 篇2
同學們,請將各組所制成的多功能學習用品盒放在桌面上,方便向大家展示。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同學們,請將各組所制成的多功能學習用品盒放在桌面上,方便向大家展現。[板:展示]
放盒子并開始討論。
直接引出展示活動。
請各組代表展示學習用品擺設情況。
擺設學習用品。
學生活動。
第一組代表敢惶改忝巧杓魄榭觶氐閭柑肝裁匆謎庵植牧希?/p>
代表發言,同組同學可以補充。
評價活動開始。
這是在進行評價。[板:評價]第二組的代表也談談你們的情況,重點是表面為什么要用這種色彩裝飾。
同上。
同上活動。
第三組的代表請從工藝選擇方面談談你們的情況。
同上。
同上。
第四組代表,請結合前邊三組與你們的情況,小結這次活動的收獲。
同上。
同上。
下面進行本章學習小結。[板:小結]材料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什么?
討論與回答。
天然、合成、混合。
進行小結。
天然材料的特點是什么?
保持著原本特質的材料。
材料特點討論。
合成材料的特點是什么?
人為地把不同的物質經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的材料。
同上。
混合材料的特點是什么?
天然材料與混合材料的綜合材料。
同上。
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哪些方面?
強度;彈性;韌性;硬度;延展性;其他。
物理性能討論。
什么是工藝?什么是工藝過程?你知道有哪些工藝?
*工藝是生產過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體現了生產活動中的技術和知識經驗,并且把這種體現分解落實到了每道工序、每個操作步驟。*工藝過程是將原材料(含原器件)轉換成設計產品的過程。
關于工藝方面的綜合復習。
下面的時間請大家填寫課本116至117頁的空格。
填寫表格,完成作業。
個人書面表達活動。
這一章的學習活動暫到今天。第五章的研討從下一星期開始,請大家進行預習。
收拾課本、資料。
結束本課活動。
展現設計成果 篇3
展現設計成果
[知識要點]
一、材料
1. 分類
(1)天然材料 如:石材、木材、黏土
(2)合成材料 如:塑料、玻璃、鋼鐵
(3)混合材料 如:膠合板、紙、混紡料
2.性能
(1)強度: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壞(不可恢復的變形也屬被破壞)的能力。
①抗壓強度——材料承受壓力的能力
②抗拉強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③抗彎強度——材料對致彎外力的承受能
④抗剪強度一一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2)彈性:指材料受外力作用時改變了形狀,當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復原來形狀的能力。
(3)韌性:指材料抗沖擊震動的性能。
(4)硬度:指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損的能力。
(5)延展性:指材料接受折、鍛、壓等外力,被改變形狀或被延伸,而材料沒有開車遭受破壞的性能。
(6)材料具備的物理性能還有耐久性、傳熱性、導電性等
3.常見材料
(1)木材:軟木(如杉木、松木);硬木(如樟木、櫧木、梓木);人造板材(如膠合板、飾面板)。
(2)金屬:黑色金屬(含鐵金屬);有色金屬(不含鐵金屬)。
(3)塑料:熱塑性塑料(加熱會軟化甚至熔解);熱固性塑料(一次成型的,如機械零件、電器外殼、工具手柄)。
二、工具
1.木工工具
鋸子:用來把木料鋸斷或割開的工具。
刨子:用來對木材表面進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
鑿子:用于鑿削榫眼或其他局部形狀的鏟削。
斧頭:用來砍削木料。
羊角錘:作敲擊工具,還可用來拔釘。
2.鉗工工具及設備
畫線工具:畫針、畫規、樣沖、直角尺。
鏨子:用來鏨削平面,去除毛刺和分割板料。
銼刀:對不規則部件進行加工處理。
鋼鋸:
攻絲工具:是加工內螺紋的工具。
套絲工具:加工螺絲的工具。
虎鉗:是用來夾持工件的,有臺虎鉗、機用平口鉗及手虎鉗。
三、工藝
1.含義
是生產過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體現了生產活動中的技術和知識經驗,并且把這種體現分解落實到了每道工序、每個操作步驟。
2.工藝的一般過程
備料→形成坯件→零件加工→部件制作→總裝配→表面涂飾
3.常用工藝
(1)木工工藝
加工方法:鋸割、刨削、鑿削、砍削、鉆削
聯接方法:釘聯接、榫聯接、膠聯接、活動聯接等
操作方法:畫線、測量、制作等。
(2)鉗工工藝
加工方法:鋸、銼、鏨、刮、研、鉆孔、攻絲、套絲等。
聯接方法:鉚接、黏接、螺栓聯接等。
操作方法:,劃線、測量、裝配成整體等。
(3)機械加工工藝
機械加工工藝是使用各類機床設備及相應的工具和專用夾具對各種零件所進行的加工工藝,
(4)焊接工藝
(5)鑄造工藝
(6)鍛造工藝
(7)沖壓工藝
利用沖床結合模具將具有較好延展性的金屬沖壓成型的制造方法。
(8)熱切割工藝
氧割、激光加工
(9)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
通過“加熱→冷卻”等操作改變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結構,使其物理性能(硬度、韌性等)得到改變的方法。
(10)表面涂覆處理工藝
噴、涂油漆,鍍鉻、鍍鋅等,改善外觀,防腐。
四、制作原型與模式型
1.原型
一個能全面反映產品功能的形體,有利于對設計效果、生產成本進行估算。
2.模型
根據設計圖樣可構思,按一定比例或其他特征制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它可以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并使之具體化。
3.制作原型的一般步驟
(1)看圖備料
(2)下料(畫線、鋸割)
(3)構件制作(確定聯接方式、刨削、榫頭畫線、做榫頭)
(4)組裝
[典型例題分析]
1.假期里,某同學利用家里已有的木板給小鳥做了間房子,為小鳥安了個漂亮溫馨的家。根據這位同學的制作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堅固,選用的連接方式最好是
(2)使用的主要工具有 (填序號)
①鋸子 ②鋼鋸 ③鑿子 ④錘子 ⑤鋼銼 ⑥電焊機
(3)找到木板后,他緊接著要做的是 ,然后進行鋸割、裝配,最后為了和諧、美觀、防朽,還須對表面進行 。
解答:本題在題干中隱藏了一個條件,即本題考查的是木工工藝和木工工具的相關知識。(1)榫接(2)①③④(3)劃線 噴涂油漆
[探究互動]
一、選擇題
1.下列材料屬于天然材料的是( )
a.塑料 b.紡織毛巾 c.木材 d.紗
2.工藝的一般過程是( )
①備料 ②部件裝配 ③零部件加工 ④總裝配 ⑤形成壞件 ⑥表面涂飾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③②④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⑤②③④⑥
3.鉗工工藝是一種常用工藝,下面不屬于鉗工加工方法的是( )
a.攻絲 b.銼 c.鏨 d.刨削
4.號稱“天下第一名鐘”的景云鐘,制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間,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的新年鐘聲就是以景云鐘錄制的。景云鐘的制造主要應用了什么工藝?( )
a鍛造工藝 b.沖壓工藝
c.鉗工工藝 d.鑄造工藝
5.下列屬于混合材料的是( )
a.膠合板 b.玻璃 c.木材 d.塑料
6.王強家里的木質靠背椅出現了無法修復的損壞,現要對這張椅子進行簡單的木工處理,使它變成一張小茶幾。完成這個任務最適合的工具是( )
a.鋸子和木銼 b.刨子和手鉆
c.鑿子和手鉆 d.刨子和鑿子
7.奧運火炬有云紋圖樣的上半部分,采用雙色氧化工藝著色;火炬手握的下半部分,要用高品質漆紅色的橡膠漆噴涂,便于增強火炬手握持的手感。這要用到制造領域的哪種工藝?( )
a.木工工藝 b.鉗工工藝
c.表面涂覆處理工藝
d.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
8.技術活動離不開工具,大明要進行木質多功能文具盒的制作,下列不可能用到的工具是( )
a.鋸子 b.羊角錘 c.卷尺 d.鏨子
9.家中的鐵質管道等如果出現銹蝕,通過維護可以延長使用壽命和 提高美觀程度,下列工藝中最合理的是( )
a.在生銹的部位用砂紙磨光
b.在生銹的部位進行鍍層處理
c.在生銹的部位直接刷上油漆
d.在生銹的部位先進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然后進行噴涂
10.人們常用比喻的手法來描述材料的屬性。“薄如紙,潤如玉,聲如磬,明如鏡”形容的是( )
a.玻璃 b.陶瓷
c.塑料 d.合成纖維
11.小明家茶幾的一個鐵質腳斷裂了,他最好采用哪種連接方式進行修補( )
a.焊接 b.榫接 c.膠接 d.鉚接
12.“三孔”建筑群歷經千年依然穩固如初,成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觀,其木結構全部采取榫卯連接。下列工具中,用于當時切割木材的是( )
a鋸 b錘子 c鑿子 d刨子
二、填空題
1.刨子是木工常用的工具,刨身越 (填“長”或“短”),越能將材料刨的平直。
2.仿螳螂足刺制作的生活用具有 、
。
3.電工用的鋼絲鉗的材料是鋼鐵和橡膠,你認為選用這兩種材料的原因分別是
。
4.材料一般可分為 、 、
三類。
5.塑料大棚支架。原來多采用竹木、水泥柱或鋼木結構,成本高、費工費時,壽命短、影響采光。現在多采用新型的大棚骨架,堅固耐用,跨度大,不需支柱,可按所需跨度定形生產,便于制作、運輸、安裝。這種大棚支架材料應具備哪些特性?(寫出四條)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d 4.d 5.a 6.a 7.c 8.d 9.d 10b 11.a 12.a
二、填空題
1.長
2.鋸 銼
3.鋼鐵具有強度大的特點,橡膠具有絕緣性,安全
4.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混合材料
5.高強度、韌性好、自重小、耐腐蝕、防水、抗老化、耐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