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初步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解共點力的合力;
3、會用作圖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并能判斷其合力隨夾角的變化情況,掌握合力的變化范圍。
能力目標
1、能夠通過實驗演示歸納出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歸納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這同時也是本章的重點.
2、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受力分析、通過作圖法確定合力是本章的難點;
教法建議
一、共點力概念講解的教法建議
關于共點力的概念講解時需要強調不僅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的力是共點力,力的作用線相交于一點的也叫共點力.注意平行力于共點力的區(qū)分(關于平行請參考擴展資料中的“平行與分解”),教師講解示例中要避開這例問題.
二、關于矢量合成講解的教法建議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歸納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這同時也是本章的重點.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矢量的運算方法,在講解中需要從學生能夠感知和理解的日,F(xiàn)象和規(guī)律出發(fā),理解合力的概念,從實驗現(xiàn)象總結出規(guī)律,由于矢量的運算法則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內容,又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對于初上高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大的飛躍,因此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規(guī)范性,但是不必操之過急,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題目強化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認識.
由于與分解的基礎首先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識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對單個力的分析過程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知識的整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練習做好規(guī)范演示.
三、關于作圖法求解幾個共點力合力的教法建議
1、在講解用作圖法求解共點力合力時,可以在復習力的圖示法基礎上,讓學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時掌握矢量的計算法則.
2、注意圖示畫法的規(guī)范性,在本節(jié)可以配合學生自主實驗進行教學.
第四節(jié) 與分解
教學設計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力?
2、力產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總結,并引出新課內容.
二、新課引入:
1、通過對初中學過的單個力產生的效果,與兩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點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時出示教學圖片,如:兩個人抬水、拉纖或拔河的圖片.(圖片可以參見多媒體素材中的圖形圖像)
2、提問1:已知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F2的大小分別為50N、80N,如果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樣?(教師講解時注意強調:‘描述力的時候,要同時說明大小和方向,體現(xiàn)力的矢量性’)
3、提問2、進一步在問題1的基礎上提問,若F1、F2的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樣?
教師引導學生得到正確答案后,總結出“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規(guī)律:
物體受幾個力共同作用,我們可以用一個力代替這幾個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已知幾個力,求它們的合力叫.
指明:
(1)、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問3、若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時,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樣?
教師出示投影和圖片:兩個學生抬水對比一個同學抬水,讓學生考慮:一個力的效果與兩個力的效果相同,考慮一下是否“合力總比分力大”?
5、教師可以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演示器演示與分解實驗(演示實驗可以參考多媒體素材中的視頻文件);
演示1:將橡皮筋固定在A點,演示用兩個力F1、F2拉動橡皮筋到O點,再演示用F力將橡皮筋拉到O點,對比兩次演示結果,運用力的圖示法將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獲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邊性法則,在實驗前,教師可以設計F1、F2的大小為3N和4N,兩個力的夾角為90度,這樣數(shù)學計算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會發(fā)現(xiàn)F1、F2和F的關系滿足勾股定理,進而得到力的平行四邊性定則,教師總結: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線段作鄰邊,作平行四邊形,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6、學生可以通過分組實驗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性定則(可以參考多媒體資料中的視頻試驗):
試驗器具:一塊方木板,八開白紙兩張,大頭釘若干,彈簧秤兩個,橡皮筋一個,細線若干,直尺兩個,
學生在教師的知道下,組裝好試驗設備,進行試驗驗證.
強調: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彈簧秤的示數(shù))和要作的標記(橡皮筋兩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兩個分力的方向)
7、教師總結:經(jīng)過人們多次的、精細的試驗,最后確認,對角線的長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對角線與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
8、讓學生根據(jù)書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系式.
三、課堂小結
探究活動
關于“滑輪”問題的研究
題目
關于“滑輪”問題的研究
內容
在初中學習的有關滑輪問題后,對“定”、“動”滑輪作用的理解,尤其是動滑輪的使用時,是否一定省力?研究一下初中的物理課本,在什么條件下,應用動滑輪省力最多?觀察生活中應用滑輪的實例,說出自己的心得,或以書面形式寫出相關內容以及研究結果.
- 力的合成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初步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解共點力的合力; 3、會用作圖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并能判斷其合力隨夾角的變化情況,掌握合力的變化范圍。...
- 力的合成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初步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解共點力的合力; 3、會用作圖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并能判斷其合力隨夾角的變化情況,掌握合力的變化范圍。...
- 力的合成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初步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解共點力的合力; 3、會用作圖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并能判斷其合力隨夾角的變化情況,掌握合力的變化范圍。...
- 第六節(jié)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教案(精選2篇)
(一)教學自的介紹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常識性了解利用平行四邊形求二力的合力。(二)教具二力合成演示器。(三)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同一直線上同方向二力的合成法則是什么?2.同一直線上反方向二力的合成法則是什么?二、新課引...
- 第六節(jié)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教案(通用2篇)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具、學具準備 二力合成演示器、投影儀、交互式動畫教學設計示例(一)新課引入上一節(jié)我們學過了同一條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但是物體受到的力大多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互成角度的.例如,兩個人在打夯時,他們用來提夯的力是...
-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教案(通用2篇)
第五節(jié)重點、難點分析1.合力的概念.理解合力的概念關鍵是要讓學生認識兩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和一個力產生的效果相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利用課本中的例子以及補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過實驗進行定量的研究,使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通用12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會計算同一直線上兩個力合力的大小,并會判斷方向.能力目標1.培養(yǎng)觀察能力通過觀察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與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相同的實驗使學生明確實驗中應觀察...
- 力的合成教案(精選9篇)
教案示例:教學課題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幾個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就是那幾個力的合力.(2)能舉例說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兩個力的合成方法.2.過程與方...
-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精選6篇)
(一)教學目的l.理解合力的概念。2.掌握同一條直線上二力的合成。(二)教具鐵架臺、兩個彈簧秤、大彈簧、刻度尺。(三)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什么是力?2.力產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二、新課引入教師:我們見過的物體都受到力的作...
-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通用1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會計算同一直線上兩個力合力的大小,并會判斷方向.能力目標1.培養(yǎng)觀察能力通過觀察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與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相同的實驗使學生明確實驗中應觀察...
-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通用11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常識性了解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能力目標1.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2.培養(yǎng)靈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通過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圖示,培養(yǎng)學生...
- 力的合成教案
教案示例:教學課題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幾個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就是那幾個力的合力.(2)能舉例說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兩個力的合成方法.2.過程與方...
- 談“力的合成”的探究式教學設計
摘要:探究式教學特別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問題的全過程,從中獲得體驗,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本設計從日,F(xiàn)象貼入,設置情景,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制定計劃,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在收集數(shù)據(jù)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假設并驗證,形成結論,最后通過...
- 力的合成與分解
──最后幾個問題的處理河南省洛陽機車中學常城【教學內容】高一《物理》第一冊第一章第六節(jié)“力的分解”!窘虒W過程】師:第一章靜力學我們已經(jīng)基本結束了,還剩余幾個小問題,借此機會,我們共同討論一下。...
- 力的合成預習導學提綱
1、 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學習方法:仔細研讀教材22頁2、 合力與分力有什么的關系?學習方法:a、做一個簡單的實驗,(1)把一袋牛奶上掛兩個測力計,用兩只手分別拿著一個測力計保持測力計豎直,讀出兩個測力計的示數(shù)。...
- 高一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