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
2、能夠正確判斷的有無和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
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的方法.
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的大小.
2、針對實際問題確定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斷分析能力.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一)、基本概念:
1、: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回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
2、彈性限度:如果形變超過一定限度,物體的形狀將不能完全恢復,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
3、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也越大.
4、形變有拉伸形變、彎曲形變、和扭轉形變.
(二)、基本技能:
1、應用胡克定律求解彈簧等的產生的大小.
2、根據不同接觸面或點畫出的圖示.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是物體發生形變后產生的,了解產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斷和大小的確定是本節的教學重點.
2、的有無和方向的判斷是教學中學生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
教法建議
一、關于講解的產生原因的教法建議
1、介紹時,一定要把物體在外力作用時發生形狀改變的事實演示好,可以演示橢圓形狀玻璃瓶在用力握緊時的形狀變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顯的形變實驗,如礦泉水瓶的形變,握力器的形變,鋼尺的形變,也可以借助媒體資料演示一些研究觀察物體微小形變的方法.通過演示,介紹我們在做科學研究時,通常將微小變化“放大”以利于觀察.
二、關于方向講解的教法建議
1、的方向判斷是本節的重點,可以將接觸面的關系具體為“點——面(平面、曲面)”接觸和“面——面”接觸.舉一些例子,將問題簡單化.往往的方向的判斷以“面”或“面上接觸點的切面”為準.
如所示的簡單圖示:
2、注意在分析兩物體之間的作用時,可以分別對一個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切說明,是哪一個物體的形變對其產生的作用.配合教材講解繩子的拉力時,可以用具體的例子,畫出示意圖加以分析.
第三節
教學方法:實驗法、講解法
教學用具:演示形變用的鋼尺、橡皮泥、彈簧、重物(鉤碼).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提問
1、重力是的產生原因是什么?重力的方怎樣?
2、復習初中內容:形變;彈性形變.
(二)、新課教學
由復習過渡到新課,并演示說明
1、演示實驗1:捏橡皮泥,用力拉壓彈簧,用力彎動鋼尺,它們的形狀都發生了改變,教師總結形變的概念.
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變化叫做形變,形變的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針對橡皮泥形變之后形狀改變總結出彈性形變的概念:能夠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塑性形變.
2、將鉤碼懸掛在彈簧上,彈簧另一端固定,彈簧被拉長,提問:
(1)鉤碼受哪些力?(重力、拉力、這二力平衡)
(2)拉力是誰加給鉤碼的?(彈簧)
(3)彈簧為什么對鉤碼產生拉力?(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
由此引出的概念:
3、: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直接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就叫.
就上述實驗繼續提問:
(1)產生的條件:物體直接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
(2)的方向
提問:課本放在桌子上.書給桌子的壓力和桌子對書的支持力屬于什么性質的力?其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各是什么?方向如何?
與學生討論,然后總結:
4、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與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體(被壓物體).
5、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與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體(被支持物體).
繼續提問:電燈對電線產生的拉力和電線對電燈產生的拉力又是什么性質的力?
其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各是誰?方向如何?
分析討論,總結.
6、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7、胡克定律
的大小與形變有關,同一物體,形變越大,越大.彈簧的,與 形變的關系為:
在彈性限度內,的大小 跟彈簧的伸長(或縮短)的長度 成正比,即:
式中 叫彈簧的倔強系數,單位:N/m.它由彈簧本身所決定.不同彈簧的倔強系數一般不相同.這個規律是英國科學家胡克發現的,叫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的適用條件:只適用于伸長或壓縮形變.
8、練習使用胡克定律,注意強調 為形變量的大小.
(三)、布置課后作業 .
探究活動——運用彈簧的串并聯知識研究鋼材的拉伸
課題1:
題目:關于彈簧的串并聯——鋼材的拉伸
內容:在建筑力學中,關于鋼筋的勁度以及拉伸,可以根據彈簧的串并聯進行研究。
有關彈簧的串并聯內容可以參考“探究活動”中的相關內容。
探究活動——自行設計實驗求解彈簧的勁度系數
課題2:
題目:自行設計實驗求解彈簧的勁度系數
內容:學生自行組織利用工具研究彈簧的勁度求解,方法不限,記錄實驗數據,寫出實驗報告——說明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以及結論。
- 彈力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 2、能夠正確判斷的有無和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 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的方法.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的大小. 2、針對實際問題確定的大...
- 彈 力
[教學目標]⑴知道彈力是怎樣產生的;⑵掌握彈力產生的條件和彈力三要素;⑶知道胡克定律及實際運用所適用的條件。 [課 時]1課時 [教學方法]實驗法、講解法 [教學用具]鋼尺、彈簧、重物(鉤碼)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重力是怎樣產...
- 彈力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 2、能夠正確判斷的有無和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 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的方法.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的大小. 2、針對實際問題確定的大...
- 彈力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 2、能夠正確判斷的有無和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 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的方法.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的大小. 2、針對實際問題確定的大...
- 彈力和彈簧測力計(精選2篇)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 組織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得出形變及彈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與物體形變大小的關系(2) 領悟彈簧測力計的原理,認識其構造,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知道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3) 通過觀察,知道發生彈性形變...
- 物理教案-彈力(精選2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彈力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2、能夠正確判斷彈力的有無和彈力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彈力.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彈力的方法.能力目標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彈力的大小.2、針...
- 彈力球
名稱:神奇的設計教師:王曉偉單位:黑幼專幼兒園教齡:半年活動領域:科學年段:5~~6歲活動來源: “彈力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它小巧精致、攜帶方便,一直倍受孩子們的青睞。...
- 彈力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在初中對彈力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進—步深化對彈力的來由、性質、效果的認識,并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觀察——思考——歸納”科學方法.【教學用具】 鋼鋸條、彈簧、泡沫塑料塊、銅皮、面團、白紙、墨水...
- 彈力和彈簧測力計
彈力和彈簧測力計教學目標:1、 通過動手實驗,知道彈力是由于物體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2、 通過探究物體形變大小與外力的關系,領悟彈簧測力計的原理,通過觀察和對比,認識彈簧秤的構造及使用方法;通過實驗操作學會用彈簧秤測量力的大...
- “彈力”教學實錄
【設計理念】“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這是物理教學大綱的明確要求,也是本節課的設計宗旨。實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 彈力和彈簧測力計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 組織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得出形變及彈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與物體形變大小的關系(2) 領悟彈簧測力計的原理,認識其構造,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知道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3) 通過觀察,知道發生彈性形變...
- 物理教案-彈 力
[教學目標]⑴知道彈力是怎樣產生的;⑵掌握彈力產生的條件和彈力三要素;⑶知道胡克定律及實際運用所適用的條件。 [課 時]1課時 [教學方法]實驗法、講解法 [教學用具]鋼尺、彈簧、重物(鉤碼)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重力是怎樣產...
- 高一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