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0 Humour教案
2、語言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是訓練預言技能的前提和條件。歸納總結表達意愿和談論計劃的句型和結構。
3、機械性操練:外語學習中,任何語言技能的獲得都離不開機械性操練。為激發學生興趣,我設置了一個虛擬的情境:一位著名的喜劇藝術表演家來我市演出,在演出前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記者們爭先恐后地向這位藝術家提問。這樣一來,把原先記者和藝術家一對一的對話變成了四對一的對話,增強了情景的真實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面,活躍了課堂氣氛。
4、有意義操練:有意義操練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為完成特定的語言學習任務,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一種語言輸出性活動。為增強操練的真實性,我設置了一個情境:中央電視臺文藝節目“藝術人生”主持人朱軍現場采訪了美國一位著名的馬戲團小丑演員。整個操練過程由說明(2分鐘)、準備(5分鐘)和展示(5分鐘)三個部分組成。
5、交際性操練: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交際。如果說機械性操練是假設性的(pseudo),有意義操練是準性質的(quasi),那么交際性操練便是真實性的(authentic)。操練內容要根據當時班內、校內的實際情況確定。如班里某位同學近期獲了某個獎項,便可讓學生當堂采訪其今后打算等等。
第三、四課時 讀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介紹文化娛樂(entertainment)典型說明文(exposition)。其典型性表現在:1)篇章結構典型:全文圍繞一個話題,該話題由若干個子話題支撐,更多的事實、細節等又支撐著這些子話題,從而形成一個金字塔形的語篇結構(幻燈片2)。同時,每段緊緊圍繞一個由主題句引出的子話題展開。2)說明方法典型:使用了舉例子、說細節、作比較等三種常見的說明方法。作為承載英語國家文化的一門語言,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勢必要大量接觸介紹外國文化的語言材料,幫助學生掌握說明性文章的閱讀技能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高一(上)的十二個單元中,說明類文章就有九篇之多(其余三篇為記敘類文章),占3/4。所以,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有關說明文的閱讀經驗。在本單元對說明文進行比較詳細的閱讀指導,既可以作為階段性的概括和總結,也可以為后期相關文章的閱讀作指導。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并以此指導閱讀;2、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閱讀微技能;3、了解中外幽默文化及它們之間的異同;4、掌握相關語言知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1、了解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并以此指導閱讀;2、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閱讀微技能。教學難點是如何在閱讀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內容和已知的知識完成讀后任務二。
四、課時結構:第三課時:讀前活動15分鐘;略讀20分鐘;掃讀10分鐘。
第四課時:掃讀15分鐘;讀后活動30分鐘。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略讀法、掃讀法、討論法、欣賞影片法等。多媒體輔助。
六、教學流程:
1、讀前活動:根據圖式理論,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圖式包括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修辭圖式。進行讀前活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大腦中已有的內容圖式,為后續的閱讀活動作出鋪墊。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選取了dustin hoffman和馬季的表演片斷組織學生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