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合作探究】中學生應如何自覺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四、鞏固練習1.XX年8月8日,格魯吉亞對其宣布獨立的自治省南奧塞梯采取軍事行動。一石激起千層浪,國際社會反映不一。俄羅斯國家堅決反對,美英等國表示支持。導致各國反映不一的根源是a.社會制度 b.國家利益 c.國家力量 d.宗教信仰2.XX年10月,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北京召開。亞歐會議45個成員領導人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通過了《關于國際金融形勢的聲明》,向全球展示了亞歐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決心。亞歐能攜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 a.亞歐各國的國家利益完全相同 b.亞歐各國存在共同利益 c.亞歐各國已不存在分歧 d.亞歐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3.當前,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問題,國家間存在著許多共同利益。這些共同利益是各國a.進行國際合作的基礎 b.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準則c.制定外交政策的出發點 d.處理國際事務的依據4.XX年4月20日,國家訪問美國時指出,妥善處理中國臺灣問題仍然是中美關系健康發展的關鍵。希望美方信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的承諾,不向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的信號。材料中涉及的國家利益主要是( )a.安全利益 b.政治利益 c.經濟利益 d.文化利益5.XX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最終艱難地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為XX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由于美國強烈反對設定具體的減排只標,談判幾近破裂。在歐盟強硬表示會抵制美同計劃召開的主要經濟體氣候變化會議,并做出一定妥協的背景下,美國在大會的最后一刻接受了該路線圖。運用國際社會有關知識,說明“‘巴厘島路線圖”“艱難繪就”的根本原因。答案: 溫故知新(1)聯合國是政府間的(主權國家或國家間的)、全球性的(世界性的)(2)①中國堅定地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與安全;(2分)②中國積極倡導和支持聯合國改革;(2分) ③中國遵守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在促進世界發展中發揮建設性作用;(2分)【自主探究1】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文化關系、軍事關系競爭、合作、沖突【自主探究2】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判斷】這一說法不正確。(1)國際關系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下,國家間關系既可能表現為共處與合作、也可能是競爭與沖突,但并非無規律可循。(2)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是對外活動的目的,也是第一個國家在處理與別國關系時的一個基本準則。國家間出現的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3)國家間關系往往因其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的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