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第三單元復習提綱
經濟生活第三單元復習學案
一、知識結構
1我國的分配制度
2、分配原則
3、財政
4、稅收
二、基礎知識
(1) 針對選擇題的知識點,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就行
1、為什么要堅持按勞分配制度?
(1)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①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制度,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的就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我國的分配制度從根本上來說是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決定的。
2、按勞分配的地位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
3、按勞分配基本內容
按勞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在公有制經濟中,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4、我國的非按勞分配包括那些分配方式?
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5、收入分配公平是指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有何意義?如何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當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分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3)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注:初次分配是指企業單位內部的分配;再分配是指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實施的分配過程。國民收入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新創造的價值。從社會總產值中扣除物質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國民收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
6、財政的含義與本質是什么?
財政是指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從本質上來說,財政是國家參與的社會分配。
7、財政收入有那些形式?
財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稅收收入——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它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②利潤收入: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和國家參股企業的分紅收入。③債務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費、罰款等。
8、財政支出分為那些部分?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關系分為哪幾種情況?
(1)國家財政支出分為:①經濟建設支出;②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④社會保障支出;⑤債務支出。
(2)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關系分為:①財政收支平衡;②財政盈余;③財政赤字。國家應當根據具體情形,合理確定財政收支關系,促進社會總供求平衡。
9、財政收支平衡的含義: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10、簡述增值稅的含義、納稅人、作用?
(1)含義:增值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
(2)納稅人: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