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教案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的歷史,就是一部在理論上不斷與時俱進的歷史。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活動二:分組討論回答二個問題:
問題一:我們的黨是怎樣做到指導理論不斷與時俱進的?
問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幾部分?
(學生回答問題一):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學生回答問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幾部分。
(設置問題)同學們想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什么不包括毛澤東思想?
(學生思考后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
活動三:(分組討論)結合剛才的回答,并結合實際談談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各部分內容及意義的認識。
(可以分三組:一組:鄧小平理論,包括其意義、核心內容及精髓;二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包括其集中概括、意義及本質;三組:科學發展觀包括其提出背景、內涵、意義、與其他科學理論的關系)
學生回答:
一組:鄧小平理論
意義: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的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核心內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二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集中概括: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師總結: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指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指體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體現先進生產力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進步。
意義: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本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練習:汶川地震讓半個亞洲震動,讓整個世界震驚。黨和政府及全國人民迅速應對震災贏得世界贊譽。俄新社評論說:“一個總理在兩個小時內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萬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十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自愿搶救傷員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這體現了:(
a
)
①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②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③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