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第二課時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①、識記工業的含義和劃分;
②、能用事實材料說明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
三、覺悟目標:
①、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的發展情況,從而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
②、樹立勞動光榮和服務也構成社會財富的觀點。
【教學重點】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教學難點】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教學方法】
閱讀法 講解法 討論法 舉例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cai課件。
【學生活動設計】
課堂活動:閱讀——答疑——比較——舉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
畫面:工業生產場面剪輯——煤炭工人井下采礦;煉鋼工人爐前操作,鉆井平臺忙碌不停,裝配作業線井然有序……工業產品剪輯:飛機航天,汽車奔馳,輸變電線,化工管道,各種家用電器……
設問:我們剛才從畫面上看到了工業生產場面的一片繁榮景象。那么,什么是工業?工業內部包含哪些行業和門類?建國后我國工業有了哪些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樣的?當前,應該振興我國工業中的哪些支柱產業?這些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之一。
一、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多媒體顯示)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106頁最后一段和107頁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展示課件:
①工業是怎樣產生的?
②工業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③工業的門類是如何劃分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講解:
問題①:工業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并逐漸發展起來的。這也是為什么把工業劃為第二產業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現在所談的工業并不是最初的手工業,而是現代機器大工業,那么,機器大工業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引導學生回答)
問題②:同學們注意比較一下工業和農業,看看有何區別?引導學生從勞動對象,勞動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較。
問題③:
展示課件:
采掘工業
原材料工業
重工業(主要生產 燃料動力工業
生產資料) 機器制造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