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2.上述材料帶來的影響是: ( c )
a.農業、工業取得巨大發展
b.重視物質生產部門,忽視非物質生產部門
c.國民經濟整體素質、效益比較低,人民生活質量不高
d.人民物質生活資料充足,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課后練習
材料一:無梭紡織機代表國際紡織機發展的潮流,僅1998年1-9月我國進口無梭機就超過7億元,而要開發出一代新型無梭機需要XX年時間。經緯紡織機械公司在進行信息化改造后,采用計算及“虛擬制造”技術,僅用兩年時間便開發出新型無梭機,并且掌握了核心技術,目前已能研制高檔無梭機,產品投入市場后獲得巨大成功。
材料二:成都飛機公司通過信息化改造,生產機頭的周期從過去的12個月減少到6個月,庫存減少20%。美國波音公司認為其生產研發已實現與國際接軌,將1.5億美元的波音757部件生產訂單交給成飛。
材料三:順德特種變壓器廠1999年初起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幾年后,庫存年均降低30%,庫存積壓資金降低5000萬元;生產成本下降5%,平均節約生產成本1500萬元。
(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
(2)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的意義。
參考答案:
(1)材料一表明,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開發時間,并使產品質量迅速提高。材料二表明,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大幅度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材料三表明,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降低了生產、管理成本。
(2)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其意義有:第一,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第二,能夠使我國企業迅速實現技術升級,有效地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加入世貿后的嚴峻挑戰。第三,可以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盡快實現工業化的同時實現現代化。
板書設計
產生:重工業——機器大工業
含義:生產部門
類型:重工業 輕工業
地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提供技術設備
工業 提供能源和原材料